一分鐘準備段考
- 文句史料題永遠是考題大宗,常考原因、結果、影響等
- 要能掌握歷史因果關係,多運用歸納比較
- 上課重點要能自己摘錄,地圖要能看懂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
東西冷戰
一、戰後經濟復甦
1. 二次大戰結束後,歐洲面臨經濟崩潰的局面,美國擔心蘇聯勢力擴大至西歐,提出馬歇爾計畫援助西歐國家。
2. 西歐國家受到馬歇爾計畫鼓舞,於西元 1951 年組織「歐洲煤鋼共同體」以達成煤、鐵生產最大效益;西元 1958 年再成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嘗試新式能源的研究與成員國單一市場統合;西元 1967 年將 3 者合併為「歐洲共同體」,奠定未來歐盟的基礎。
3. 蘇聯仿效馬歇爾計畫,與東歐共產成員國組成經濟互助委員會,以達成共產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使蘇聯能從經濟上控制東歐共產國家。
二、美蘇對峙
1. 美、蘇兩大國在二次大戰後迅速以經濟、政治、軍事等方式擴張勢力,在柏林危機後形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華沙公約組織的對抗。
2. 美、蘇兩大強權相繼進行核子武器與太空科技的競爭,西元 1962 年的古巴飛彈危機是美、蘇對抗的最高點,戰爭一觸即發。最後蘇聯與美國透過祕密外交和平解決,並有感於兩國發動核子戰爭的危險性,因此設立「熱線」讓兩國首腦能直接對話,避免戰爭。
3. 美、蘇兩國都在國際宣傳上批評對方,美國國內甚至還因為恐共而出現麥卡錫主義。民主與共產世界的隔閡,在西元 1961 年柏林圍牆築起後便徹底畫分,雙方進入「低盪時期」,直到蘇聯進行改革才所有改變。
世界各地的反殖民運動
一、殖民帝國解體
二次大戰後,因歐洲國家實力不再,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獨立方式大致上可分為聯合國協助、和平談判與武裝抗爭等 3 種方式。
二、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轉變
1. 西元 17 世紀後,英、法兩國在印度競逐,後由英國取得統治權。英國為順利統治印度,於西元 1885 年設立國民大會,孕育獨立運動的溫床。一次大戰後,甘地呼籲以非暴力的不合作手段,抵制英國統治。
2. 西元 1947 年,英國放手讓印度與巴基斯坦獨立;西元 1971 年,孟加拉再從巴基斯坦獨立。
三、以色列與非洲的獨立
1. 猶太人受到民族主義浪潮影響,萌生復國運動並產生移居巴勒斯坦風潮,與阿拉伯人產生衝突。西元 1948 年,猶太人宣布以色列建國後,陸續與阿拉伯國家發生戰爭,猶太人團結一致,屢敗阿拉伯聯軍,中東問題仍是國際秩序棘手的難題。
2. 非洲最早獨立的殖民地為利比亞,在西元 1950~1960 年代有 3/4 的殖民地獨立,其中最受矚目為南非的種族歧視問題,在人權鬥士曼德拉的領導下,最終促使南非廢除種族歧視的相關法令。
四、中南美洲與第三世界
1. 中南美洲在美國「巨棒外交」與「金元外交」的政策下,幾乎等同於美國的殖民地。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南美洲興起一波共產革命的浪潮,最後僅有卡斯楚在古巴革命成功,建立反美親蘇的共產政權。
2. 二次大戰後的新興國家眾多,他們不願意投靠美國或蘇聯陣營,形成國際上的第三勢力,因而被稱為第三世界,其中以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塞、南斯拉夫總統狄托提出的「不結盟運動」最具代表性。中南美洲因經濟處境類似,也加入第三世界的陣營,共同在國際上發揮影響力。
冷戰下的東亞局勢
一、亞洲局勢的轉變與韓戰
1. 戰後中國內部國共分立,日本則在美國援助下經濟迅速復興。
2. 朝鮮半島於西元 1950~1953 年爆發韓戰,戰後仍維持南北分裂。
3. 韓戰後,因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使臺灣轉危為安;日本因美國大量採購物資,為經濟復甦奠定基礎。
二、越戰
1. 北越共產黨致力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西元 1954 年,法軍慘敗,越南分為親美的南越和胡志明領導的北越。
2. 西元 1961 年,美國派兵進入越南,戰事日漸膠著,美國國內反戰聲浪激烈。
3. 西元 1969 年,美國撤兵;西元 1975 年,北越攻陷南越,建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戰結束。
三、海峽兩岸的政治社會變遷
1. 臺海對峙:
- 西元 1949~1960 年間,兩岸情勢在韓戰後獲得穩定。
- 西元 1960 年代以後,兩岸關係走向外交角力。
- 西元 1970 年代起,中、蘇交惡,美國有意「聯中制蘇」,導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 西元 1979 年,美國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臺灣外交陷入困境。
2. 六○年代的中國大陸:西元 1966 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並大力向外輸出毛澤東思想,使中國的經濟、文化、教育倒退。
3. 六○年代的臺灣:
- 政治上處於戒嚴下的威權時代,經濟方面則善用勞力優勢及租稅優惠,為後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 西元 1970 年代後,工業社會取代農業社會,再加上本土意識興起,各種政治社會運動勃興,使臺灣走向新的民主方向。
新思潮與文藝發展
一、學術與社會思潮的動向
1. 二次大戰後,歐洲出現存在主義,認為人類在有完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應開創自己的價值,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 西元 1960 年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文化累積、醞釀的轉變期,全球出現許多社會運動,如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美國反戰運動、法國學生運動、捷克布拉格之春等等。
3. 西元 1970~1990 年代,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等思潮開始進入各個領域,以多元化、異質性等特色,打破現代主義與結構主義的成規,使社會議題與學術研究更趨向於多元發展。
二、文學與藝術的發展
1. 現代主義文學:西元 1900~1930 年代,受佛洛伊德心理學影響,出現意識流小說;西元 1930 年代,受經濟大恐慌、法西斯主義擴張等影響,寫實文學再興;西元 1950 年代,存在主義盛行而產生存在主義文學,美國批判小說也興起描寫群體中個人孤獨感的寫作風格;西元 1960 年代,寫實文學再度反映時代,為社會上的弱者發出不平之鳴。
2. 現代藝術:現代藝術強調反傳統、原創性、自主性,產生出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等派別;有一些藝術家以大眾熟悉的題材進行創造,主張藝術應該以商業化、大眾化為訴求,產生了普普藝術。
冷戰結束後的世界
一、政治變化
西元 1980 年代,世界局勢開始走向新的發展。
1. 英、美兩國以新保守主義應對國家未來的挑戰。
2. 共產世界因蘇聯總書記戈巴契夫改革而出現德國統一、東歐民主化風潮與蘇聯解體等事件。
3. 西元 1993 年,歐洲聯盟的成立,象徵多國組成的政經共同體將是人類社會未來可行的道路。
二、政經問題
世界各國對石油能源的依賴,導致國際情勢容易因中東產油地區的變動而產生經濟危機,伊斯蘭激進分子與西方世界的對立更是因美國介入中東事務而更加複雜。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影響
一、區域統合
1. 在二次大戰後,美、蘇兩大強權雄厚的政經實力,讓其他國家趨向於成立區域統合組織進行抗衡,其中又以經濟上的統合最為重要。
2. 到了後冷戰時期,區域統合已成為趨勢,歐洲聯盟、亞太經合會、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更象徵經濟統合的重要性。
二、全球化與在地文明的衝突
西元 1980 年代開始,世界經濟體系開始進入「全球化」的階段,跨國的資金與企業成為常態。在全球化風潮下,跨國企業時常與在地文明產生衝突,因此出現「全球在地化」的呼聲,期望調和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特性,達成雙贏局面。
人類社會的新貌與挑戰
一、人口與社會問題
人類拜農業科技進步、醫療技術發達、公共衛生建立所賜,全球人口快速增長,而各國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已開發國家面臨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等困擾,開發中國家則需處理生育率高、普遍貧窮的問題,而跨國移民所產生的文化衝突與種族歧視,更是未來要解決的課題。
二、勞工與婦女的社會改革
1. 西元 19 世紀時,勞工運動在歐洲工業社會中萌芽,並促使政府更重視勞工問題為社會福利政策的一環。西元 1919 年,國際勞工組織成立,致力於保障全球勞工的權益,但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仍有許多勞工遭到不平等的對待。
2. 婦女權益在西元 19 世紀末開始有了轉變,紐西蘭於西元 1893 年率先開放女性的投票權,各國陸續跟進。西元 1948 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宣示女性擁有平等的政治、經濟與受教育的權利。西元 1970 年代後,有更多的婦女投入到政治活動,象徵政治再也不是男人的俱樂部。
三、教育的普及
1. 西元 19 世紀,歐美國家開始實施中、小學義務教育;二次大戰後,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以美國最具代表性。
2. 除了正規教育之外,多元學習與成人教育也成為未來的趨勢,但城鄉之間的教育資源該如何分配,仍是必須解決的難題。
四、生態危機與保育運動
1. 高度工業化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使各地出現氣候異常,而工業汙染更使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
2. 面對環境保護的嚴峻課題,人們提出綠色概念,以永續經營為目標,各國也簽訂《京都議定書》與《哥本哈根協議》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共同為地球保育盡一份心力。
五、網際網路與地球村
網際網路已普及在現代人的生活,提供人們方便,也同時帶來許多新的社會問題與犯罪模式。網路除了提供人們生活上的方便外,也能對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力,西元 2010 年底~西元 2011 年所爆發的「阿拉伯之春」就是最好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