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
測評網[高二下][地理][第三次段考]複習錦囊
高二下
地理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要能記住地理現象外,還要了解背後發生的原因
  • 加強地理觀念在日常生活上的運用
  • 訓練判斷圖表的能力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中國的農業

一、農業的發展

1. 傳統農業的區域分布:
  • 傳統農業的經營深受自然環境影響,可以 3 條界線畫分為四大農業區。
  • 中國四大農業區:南方水田農業區、北方旱地農業區、西北牧業灌溉農業區、青藏高寒農牧業區。
2. 傳統農業的特徵:
  •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以家戶為單位,從事小規模經營,並以產量最大化為目標。
  • 相對平衡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為達永續經營以扶養家族人口,模仿自然生態系統所創造。例如:華北平原的兩年三作輪作制、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
3. 現代農業經營的變遷:
  • 1949 年實施計畫經濟,農業轉為集體化、合作化。
  • 1978 年改革開放政策下,在農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 政府推動農業商品化及科技化。
  • 經濟改革後,供需與產銷成為影響農業經營的重要因素。
  • 傳統農業發生區位變遷的原因:市場需求改變、農業科技革新、運輸革新。
4. 現代農業經營的問題:
  • 傳統農業生態平衡的瓦解:改革開放後,農民積極增產,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故為了因應環境問題,開始發展生態農業。
  • 農、工部門間的競爭問題:農地縮減、城鄉收入差距拉大、區域發展不均。
  • 市場經濟的轉型調適問題:長期的計畫經濟體制下,農民對市場需求的反應不夠靈敏;農業技術水準和機械化程度仍落後。

二、黃土高原的農業

1. 黃土高原的農業發展:黃土高原是中國農業的發源地。黃土肥沃疏鬆利於耕作。年雨量在 500mm 以下,夏雨集中且雨量變率大,年溫差亦大。旱田以小米、小麥、高梁為主。因昔日將原有的森林、草原開墾為農田,地表無植被易受侵蝕,水土流失嚴重。而農業經營粗放、產量低而不穩,農村日益貧困。
2. 改善農村貧困問題:
  • 積極進行水土保持,以求糧食自給。
  • 生態農業模式的開發:新的生態農業模式開發,使生態與農業得以整合,以達成農業永續的發展。

三、東北地區的農業

1. 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為中國重要的商品化農業、林業和畜牧業生產基地。位於溼潤氣候區,灌溉水源充足。肥沃的草原黑土,是農耕的最大優勢。糧食產量自給外尚有剩餘,加上便利的交通運輸網,在清末民初便已發展商品化農業。
2. 東北三大農業區:依自然條件差異及農業生產需求的不同,可畫分為耕作農業區、林業和特產區、畜牧業區。
3. 實施計畫經濟與改革開放後:
  • 實施計畫經濟後:建立大型國營農場,粗放的機械化耕作,使個人平均產量極高。
  • 改革開放後:玉米、大豆產量居全國之冠。但中國加入 WTO 後 ,市場逐漸萎縮。
4. 農業問題:農民對國內市場訊息掌握不足、生產規模較西方國家小。
5. 農業困境的轉型:吉林省的農安縣將積壓的玉米,作為畜牧業的飼料;黑龍江省利用生態優勢,栽植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大豆。

中國的工業

一、現代工業的發展

1. 中國早期工業:以輕工業為主。重工業多分布於沿海的通商口岸與租界地(東北除外),且大都由外資控制,分布極不平衡。
2. 計畫經濟期:以重工業及國防工業為主軸。
  • 第一個 5 年計畫( 1953 ~ 1957 年):工業建設以重工業為主軸,發展重心偏重接近原料、燃料產地的內陸。
  • 第二個 5 年計畫 大躍進( 1958 ~1962 年):在全國各地興辦小型工業以求各地均衡發展,但偏重機械加工製造,忽略原料生產與採礦業,造成輕、重工業比例結構失調。
3. 改革開放後:以沿海地區的開發及發展科技工業為主軸。
  • 沿海開發政策:東部沿海因區位優勢,成為工業建設的重心,政府在此設立 4 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及象嶼保稅區,配合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駐。三大經濟圈(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國 40 %,出口貿易約占 70%。
  • 資訊科技工業的發展:透過外資的技術轉移,自1988 年起,建立高科技發展區,其設計與國外的科學園區相似,並與當地著名的大學結合,進行資訊科技研究。
4. 1990 年後期至今:以開發內陸及發展資訊科技產業為主軸。
  • 西部大開發:因東西經濟發展差距大,於 1999 年公布西部大開發策略。
  • 資訊科技:根據第九個 5 年計畫,資訊科技是中國的重點工業,例如:北京的海淀區和上海的浦東軟體園區。

二、工業發展的區域對比

1. 經濟特區:成立 5 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0年)及海南島(1988年),以優惠政策吸引僑、外資。由於工資和地租低廉,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但 1990 年代以後,中國其他地區陸續開放,外資遷往長江三角洲及國內其他地區,加以勞動成本上升,面臨轉型壓力。
2. 長三角經濟圈:開放初期因未實施優惠政策,經濟成長率偏低,但浦東區開發後,帶動鄰近江、浙兩省的投資熱潮。此區亦是中國電子資訊產業(IT產業)最主要的生產基地。滬寧、滬杭甬 Z 字型的鐵路沿線,是長三角最密集的產業帶,輕、重工業發達。
3. 東北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城市沿鐵路發展,奠定重工業基礎,為中國的「工業搖籃」。但改革開放後,因工業效率不佳,產業結構以附加價值低的傳統及內需產業為主,加上工業汙染嚴重及資源分布不均,使得東北三省的工業總產值嚴重下滑,稱為東北現象。故未來應著力於提升生產效率、更新生產及環保設備、加強研發能力、推動市場經濟體制,並且開放外資進入,以促進經濟成長。

三、中國經濟發展對全球的影響

1. 中國的經濟發展: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起飛,平均每年有 9.3% 的高成長率。 2000 年後,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存底居全球第一。
  • 世界工廠:擁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加以全球性交通革新帶來的運費降低,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製造業產值的年平均成長率(9.87%)大幅超越世界平均(2.79%)。
  • 新興資本市場: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資接受國;外商大量進駐,促進經濟快速成長,也提高了國內儲蓄率,與亞洲四小龍相較,僅低於新加坡。外資與國內儲蓄,提供了豐沛的資金來源,在企業融資及經濟推動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2. 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 全球勞動就業市場:廉價的「中國製造」行銷全球,造成世界各地勞動就業機會流失。
  • 國際分工的深化:中國大規模出口勞力密集產品,使工業發達國家無利可圖,轉而從事附加價值的產業,而中國關鍵零組件與技術仍須從先進工業國家進口。
  • 原物料價格上揚:中國的經濟成長以製造業為主,經濟發展使民生需求大增,故中國原料及能源需求量大,雖本身資源豐富,仍須由外國進口,引發國際市場上原料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
  • 生態環境的衝擊:中國原物料的進口與消耗,威脅生態環境,現在已成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硫排放國(酸雨)及二氧化碳排放國(全球暖化)。

中國的環境

一、中國水資源的分布與調節

1. 水資源的分布:
  • 水資源總量豐富,但平均每人可用水資源微薄。
  • 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擁有全國水資源總量 81%;北方水資源短缺,僅占 7%。
  • 水資源量的季節變化與年際變化甚大,旱、澇災害頻繁。
2. 華北的水資源問題:華北地區位於長城與秦嶺、淮河之間,黃河流貫。
  • 氣候:夏季季風是降雨的主要來源,而來自蒙古高原的冬季季風,使華北乾冷少雨。因此形成冬冷夏熱、夏雨集中的氣候特徵。年雨量變率大使得河川流量的季節變化大,是中國水、旱災頻率最高的區域。
  • 黃河災害:伏汛(夏季)、凌汛(春季)、地上懸河(黃河下游河床高於兩岸平原,形成地上河,需藉興建黃河大堤保護居民)。
  • 黃河斷流現象:河川在乾季的末期,出現下游河段無水的現象,稱為斷流。
    a. 黃河於 1972 年首次出現斷流,其後斷流時間及斷流河段漸長。
    b. 影響:黃河自淨能力降低、水質惡化,造成魚群數量急遽減少,並影響河口三角洲溼地保護區動、植物的生存,同時使渤海水域失去飼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危及渤海生態平衡。
    c. 原因:環境因素(枯水期)、用水激增、中上游引水增加、雨量減少、森林面積縮減。
  • 超抽地下水,地下水面急遽下降,造成地層下陷,沿海地區地下水鹽化。
  • 發展重化工業造成水汙染,使華北平原水源不足問題更形惡化。
3. 南水北調:
  • 分東、中、西 3 條線,分別自長江下、中、上游引水,輸送至華北及西北地區。
  • 南水北調的經濟效益:
    a. 優點:解決缺水問題外,尚可提供水運、擴大運量,藉助工程一併進行汙水與排洪整治,以及利用調水洗鹽、改造鹽鹼地等等。
    b. 缺點:工程連結海河、黃河、淮河與長江流域,影響範圍廣大,亦改變沿線的水文環境與生態,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

二、三峽水利工程及其問題

1. 長江三峽大壩壩址:湖北省宜昌縣三斗坪。
2. 形成背景:長江洪患。
  • 淤積問題:長江切巫山形成三峽後,便進入沖積盆地,地勢低漥,河道曲折,水流緩慢。加上濫墾濫伐,水土流失,泥沙淤積,使河床淤高,易潰堤成災。
  • 降雨因素: 6 ~ 7月的梅雨帶來大量降雨,梅雨期長短及降雨變率大,影響水患甚大。
  • 圍湖墾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眾多,具調節水量的功能,但居民圍湖墾地,導致湖泊數量及面積大為縮減,調節能力降低。
3. 三峽水利工程的效益:防洪、航運、發電、給水(南水北調)等綜合效益。
4. 三峽水利工程對環境影響:
  • 面積廣闊的水庫區造成溼度、溫度的改變,大量水源也影響該地的地殼壓力。
  • 上游水庫改變江水的流速與淤沙量,影響庫區沿岸的生態環境。
  • 下游河段水量驟減,使沿岸地區地下水面下降,潮流作用加強,鹽水入侵。河口地區因輸沙量減少,河岸沖刷擴大。
  • 長江口外的東海漁場,因長江帶來的營養物質改變,影響海洋漁業。
  • 庫區移民與文化資產:水庫升到滿水位時,將淹沒自然景點和歷史古蹟;百萬移民造成的經濟與社會問題更是難以估算。

三、西北地區土地退化及其治理

1. 西北乾旱區的沙漠化:乾旱區主要分布於新疆、青海、甘肅和內蒙古等地區。氣候乾燥少雨,日夜溫差甚大,風力強勁。
  • 農、牧業:除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與南疆環盆綠洲有農業與商業外,大部分地區是粗放的牧場與漠地,生態環境脆弱。
  • 沙漠化:是土地生產力衰退和沙漠擴大的現象。形式包括: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土壤鹽化和沙塵暴加劇。
  • 沙塵暴:發生條件為有沙源、強風與不穩定的天氣。
2. 西北乾旱區沙漠化的防治對策:
  • 風與沙是沙漠化的推手,防治沙漠化的主要原則為防風(種植防風林)、固沙(沙障設施)。
  • 三北防護林工程: 1978 年起,中國在水土流失及風沙嚴重的西北、東北與華北地區,積極造林。
3. 綠化、恢復傳統的土地利用方式、改變耕作方式等等,可降低對土地的破壞。
4. 沙漠化防治是長期與巨大的工程,因為氣候的乾、溼期交替出現,沙漠化地區需要長期監測與控制,才能使脆弱的生態環境保持穩定。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

一、鄉土地理

1. 認識鄉土地理:鄉土是個人成長、長期居住和最貼近個人生活的空間;地理學則是探討人類生活環境的學問。
2. 鄉土地理環境:
  • 自然環境特性:包括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等。不僅影響一地民眾的生活,同時也是影響地方開發潛力和限制的因素。
  • 人文環境特性: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交通、聚落分布和產業結構等等。這些要素塑造了一地的人文景觀。
3. 鄉土的現況可由當前的景觀來觀察,而鄉土的發展淵源和變遷則可由其他輔助資訊來判斷,例如:地名、廟宇、市集、古老建築等等。

二、研究問題與方法

1. 研究流程:
  • 提出問題:鄉土的自然環境、人文現象都可以是研究對象。研究問題通常都具有可行性、創新性、實用性。可探討的議題包含生態環境、歷史文化、經濟、產業等等。
  • 蒐集資料:必須考慮研究問題涉及的因素或變數(交通、人口、氣候、土地利用等等)、資料來源(一手資料、二手資料)及資料蒐集的方法(地理實察、問卷調查、深度訪談)。
  • 資料處理:蒐集的資料包括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資料處理必須考慮資料的信度及效度。
  • 分析資料:空間資料適合用地圖來呈現,並針對現象的空間分布和空間關聯性進行分析;屬性資料適合以統計分析的方法來呈現。
  • 回答問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提出的答案必須依據前述過程推論產生。

三、報告的撰寫與呈現

1. 研究報告內容必須包含:研究題目、研究介紹、研究方法、分析與討論、結論與建議。
2. 資料呈現:可利用照片、圖表、地圖等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