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
測評網[高二下][地理][第二次段考]複習錦囊
高二下
地理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要能記住地理現象外,還要了解背後發生的原因
  • 加強地理觀念在日常生活上的運用
  • 訓練判斷圖表的能力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臺灣的產業

一、臺灣農業的發展與轉型

1. 早期農業的經營以家庭為單位,在不同的地形區有不同的耕作方式及作物種類。
2. 農業發展的歷程:
  • 日治時期:訂定「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的政策。
  • 1945年以後:可分為恢復→發展→停滯→轉型等階段, 1953~1968 年間為農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3. 農業的特色與經營的問題:
  • 農業特色:家庭農場、基礎設施良好、農業科技發達、農業組織完善、農業資訊透明。
  • 農業經營的問題:農場規模狹小、農業勞動力短缺和老化、農業投資不足、稻米生產過剩、環境汙染、加入WTO後的衝擊。
4. 農業經營的變遷:採用共同經營的方式、實施農業機械化、設置專作區、水田轉作。
5. 加入WTO的因應對策:發展精緻農業、休閒農業、生態農業。

二、臺灣工業的發展與問題

1. 工業發展政策與產業結構變遷
  • 戰後重建時期(1945~1952 年):主張以農業發展工業。
  • 進口替代時期(1953~1964 年):發展勞力密集型的進口替代工業。
  • 出口擴張時期(1965~1975 年):獎勵投資、發展出口工業、擴展國外市場。
  • 資本密集與策略性工業時期(1976~1990年):前期發展上、中游產品,後期發展策略性工業。
  • 高科技工業時期(1991年~現今):加速產業升級。
2. 工業轉型、產業區位的移轉:朝兩大方向轉型,工業升級與傳統產業轉型。
  • 工業升級:主要以發展低耗能、低汙染、高附加價值與高技術密集的新興產業為目標。
  • 傳統產業轉型:由加工產業的層次,提升至知識產業的層次。
3. 工業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環境汙染、工業區老化、區域發展不均衡。

三、臺灣的服務業

1. 三級產業的空間分布與變遷:工業迅速發展,造成快速的都市化。都市出現大量消費人口,不斷產生新的商業活動,使得大量的第三級產業聚集。
2.世界重要貿易國:
  • 對外貿易的發展: 17世紀荷蘭人種植稻米和蔗糖出口到中國,開展了臺灣的對外貿易。直至今日,臺灣出口商品以高科技產品為主。
  • 現階段對外貿易:臺灣經濟受到歐、美景氣影響甚鉅,且對外貿易地區分散,可見與世界的交互作用愈來愈緊密。
  • 貿易發展與區域經濟:國際貿易是臺灣經濟的命脈,也是衡量區域間相互依賴程度的指標。

臺灣的區域特色和區域發展問題

一、臺灣的區域畫分

1. 區域畫分指標:自然和人文因素。
2. 區域畫分的方式:
  • 民國50年:分為北區、宜蘭區、新苗區、臺中區、雲嘉區、高雄臺南區、東區等7個發展區。
  • 民國60年代後期:分為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4區。
  • 民國94年:將馬祖併入北部地區,金門併入中部地區。
  • 除了上述畫分方式外,尚可依都會區、都市化地區、生活圈等不同,將臺灣畫分為若干區域。

二、臺灣的區域特色

1. 北部區域:
  • 自然環境:以山地、丘陵和台地為主。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冬雨特多,乾季不明顯。
  • 產業和區域發展特色:為工、商、服務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地區、高科技產業的基地。
2. 中部地區:
  • 自然環境:東半部由山前丘陵、阿里山、玉山、中央山脈組成;西半部由平原、盆地和台地組成。屬副熱帶季風氣候,雨量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 產業和區域發展特色:休閒農業發達,為溫帶水果和高冷蔬菜的生產重心,亦是臺灣的米倉、菜籃與花園。近年來,於金門成立國家公園、試辦兩岸小三通,使得金門邁向與昔日不同的發展方向。
3. 南部地區:
  • 自然環境:包含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為熱帶季風氣候,乾雨季分明。
  • 產業和區域發展特色:擁有臺灣最大的港口和重工業,養殖漁業發達,是熱帶水果的生產重心。
4. 東部地區:
  • 自然環境:以山脈為主體。氣候以北回歸線為界,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
  • 產業和區域發展特色:為全臺開發最晚的地區,且原住民分布最多,因工、商業發展較少,因此有「無汙染的淨土」之稱。

三、臺灣區域發展的問題

1. 區域發展不均:因經濟發展不均,造成人口空間分布不均。
2. 人口問題:人口成長緩慢、人口老化和人口分布不均。
3. 都市問題:都市化快速的結果,造成都市環境惡化、城鄉差距大、區域發展不均。
4. 土地利用問題:因管理不一或規畫不當、管制不同,導致許多土地利用出現問題。
5. 環境問題:在平原海岸地帶,因人口密集而造成環境問題。在高山森林區,因水土保持不良使自然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中國的地理區域

一、自然環境

中國位居亞洲的東南部,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歐洲的總面積。

1. 地形︰
  • 中國山脈縱橫,河川交錯,地形複雜,山多平原少。
  • 地勢西高東低,成階梯狀分成三級。
  • 階梯狀地形的影響:河川順勢東流,水力蘊藏豐富。利於海洋暖溼氣流深入內陸,增強了季風的強度。
  • 山脈走向:中國的山脈走向大致可分為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東南四大走向。
2. 中國的氣候:受地理位置及地形作用影響,各地氣候差異很大。三大氣候類型包括:
  • 季風氣候區:分布於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緣以東的地區。因緯度不同,又分為熱帶、副熱帶、溫帶等三種季風氣候區。
  • 乾燥氣候區:位於深居內陸的蒙新地區。
  • 高地氣候區:分布於青藏高原。
3. 中國豐富的資源:中國的資源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居世界第三。但每人平均擁有資源量低,自然資源空間分布亦相當不平均。

二、地理區的畫分

中國的地理區可依自然、人文環境等因素畫分。常將中國分為北方、南方、西北、青藏等四大地區,或華南、華中、華北、東北、塞北、西部等六大區域。

三、三大經濟帶

1. 改革開放的背景與政策:
  • 經濟發展分為兩個時期:前30年實施「計畫經濟」,重視重工業,人民生活水準低落。 1978年開始由「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發展,提升中國整體經濟發展。
  • 改革開放:先「點的開放」( 1980年),之後設14個沿海開放城市(1984年),最後進行「面的開放」(1985年)。
2. 三大經濟地帶:
  • 東部經濟帶:人口占全國42%,工、農產值占全國56%,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 中部經濟帶:地處東、西部的中間地帶,具過渡性,扮演承東啟西的重要區位。但缺乏對外港口,且工業產值低,經濟發展水準不高。
  • 西部經濟帶:人口僅占全國22 %,工、農產值占全國14%,只及東部的1/4 ,經濟較落後,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是本帶經濟發展水準最佳的地區。
3. 尋求區域平衡:
  • 1980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造成沿海與內陸的經濟發展差距加大。
  • 1999年的「西部大開發」政策:縮小沿海與內陸區域的發展差距

中國的人口與都市

一、人口特徵

1.人口數量與成長:
  • 中國的總人口約13.3億,居世界首位。
  • 近60年來,中國人口的成長主要受到自然增加率的控制。
  • 中國人口成長可分為1949年以前、1949 ~1973年、1974年至今等三個階段。
2. 中國人口成長對世界的影響:
  • 利於發展勞力密集產業。
  • 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出現高消費趨勢。
  • 中國的人口現象是牽連全世界人口、環境、能源的重要課題。

二、人口分布

1.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布東稠西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2. 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氣候、地形、開發早晚、交通、人口遷移。
3. 人口分布不均的影響:人口和產業集中於東南半部,且人口密集區和稀疏區交界帶,因過度農墾造成沙漠化,使沙塵暴發生頻率增加。人口密集區所排放大量的廢水、廢氣,對世界環境品質造成深遠的影響。

三、人口問題與人口政策

1. 人口問題:
  • 人口數量過多:造成資源不足、環境汙染加劇、人口過剩,使得失業率增高且人口貧困化。
  • 人口政策:實施計畫生育政策以因應人口問題。
2. 人口分布不均問題:
  • 改革開放後,人口由農村移到都市,都市地區面臨嚴重的住宅、交通等問題。
  • 人口的城鄉分隔政策:通過戶口制度,限制鄉村人口遷入都市。但因實行戶籍管理制度,衍生嚴重的盲流問題。
3. 人口控制:穩定低生育水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和提升全民健康水準。

四、中國的都市

1. 都市政策與都市化:
  • 改革開放前:實施「城鄉分隔」、「上山下鄉運動」、「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等政策。
  • 經濟開放後:東部沿海地帶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都市化程度最迅速。
2. 都市階層:改革開放後,由於聚集經濟效益,大都市發展最快,人口成長幅度最大。
3. 都市分布:都市的分布由東向西遞減,且有朝沿海、沿江、沿鐵路等交通幹線集中的趨勢,東半部沿海是都市密集區。
4. 都市機能:古代中國城市最重要的機能是政治。改革開放後,由封閉的內部區域中心,轉化為向全國、全球開放的都市。
5. 都會區發展:
  • 沿海都市成長最快,已逐漸形成若干大都會區。
  • 三大都會區:京津唐都市群、長三角都市群、珠三角都市群。

五、北京市:政治文化的核心

1. 地理位置:位於華北平原永定河的沖積扇上,自古以來為重要的交通孔道。
2. 政治核心:是中國的首都,中國六大古都之一,都市人口超過1,755萬人。
3. 都市景觀:街道大致呈棋盤式排列,格局方正。
4. 都市機能:以政治機能最為突出。近年來朝高科技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北京的國際能見度也已提高。

六、上海市:經濟發展的核心

1. 地理位置:位於長江三角洲東緣,以富庶的長江流域為腹地。居中國海岸線中央,有多條鐵公路幹線匯集。
2. 都市景觀:1980年改革開放後,上海吸引大量國際企業進駐,為中國最耀眼的都市。
3. 都市機能:今為中國第一大工業中心。改革開放後,發展浦東新區,吸引外商投資,建立長三角經濟圈,朝高科技產業和國際金融中心的方向發展。
4. 都市問題:飽受工業汙染之害,且因人口、產業集中,造成房價高漲、住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