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
國文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閱讀能力永遠是中心,白話、文言要兼顧
  • 從平時就要累積國學常識
  • 應用文專有名詞、辭義古今之變要熟悉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病梅館記

1. 清代封建專制,以八股取士箝制人才思想與個性,至末尤甚。龔自珍有感於此,遂以療病、救梅為喻,表達立誓救世、甘受詬厲的決心,以及渴望自由的大無畏精神。
2. 龔自珍自幼承習考據之學,卻能不為所囿。長大後,心中的使命感令其毅然決然捨棄考據之學,轉為經世濟民之論,以其獨特敏銳的眼光,對黑暗紛亂的社會進行批判,可謂極具時代敏感度。
3. 龔自珍一生倜儻(ㄊㄧˋ ㄊㄤˇ)不群,作品立論新穎。為文上法諸子,詩則涵泳各代,出入諸家,總能自闢新徑,獨創一格。

郁離子選

1. 寓言中國的發展淵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上古的神話,其中託寄深意的便是寓言的雛形。
2. 「寓言」一詞始見於《莊子‧寓言》,其意為「借他物立論,以傳達某種意念」。然而,寓言在中國並無統一名稱,如在《韓非子》稱「儲說」,劉向《別錄》稱「偶言」, 南北朝時則稱「譬喻」,另外還有「戒」、「傳」、「說」等等。
3. 所謂「寓言」,是指寄託事理,具有勸喻、諷刺的簡短故事,它必須具備寓體、寓意及寓示三要素。「寓體」是指故事的本體;「寓意」是故事所隱含的意旨;「寓示」則是寓體與寓意之間的邏輯關聯。因此,並非所有含比喻、影射、象徵性質的作品都可稱作寓言。

夢溪筆談選

1. 本課介紹沈括的兩項重大發現,一是發現磁偏角與懸掛磁針的最佳方式,二是定名「石油」一詞,並預測石油將為後世大量運用。此外,他還創造了「隙積數」和「會圓術」,並根據化石推論了古代的自然環境等等。其觀察入微與科學研究的精神,使他成為中國科學史中的重要人物。
2. 《夢溪筆談》除了在科學上的貢獻外,其詳實簡約的記敘手法也是特色之一。本課〈隕石〉一文,在短短的一百多字中,對隕石的出現、墜落及形貌作了詳細的記載,其精準的描繪筆法可作為同學在作文時的參考。

墨子選

1. 墨子春秋 戰國時代「九流十家」墨家的代表人物,身處混亂時代,對於社會的動盪具有強烈犧牲奉獻精神,以悲天憫人、人溺己溺的熱忱提出「兼愛」、「非攻」等思想,關心人民福祉。墨子學說主要盛行於戰國初、中期,與儒家思想並稱為「顯學」,漢代以後漸趨衰微。
2. 「兼愛」思想為墨子學說中心,在〈兼愛〉一篇中,首段說明欲治天下必先察亂之所自起,接著說明亂源乃起於眾人不相愛,欲使天下太平,就要提倡「兼相愛」,最後總結於「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的道理。作者分段敘寫,層層論述其間的相互關係,結構嚴謹,並運用迴環往復的特性,使人讀來節奏感強烈,易於記誦。
3. 在〈公輸〉一篇中,墨子弟子記錄墨子遊說楚國不要攻宋國的經歷,充分展現墨子積極實踐「非攻」的理念。墨子善用譬喻的方法,誘導他人陷在自我矛盾邏輯中,再運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一一破解,讀來令人感受到墨子的智慧與濟世思想。

謀攻

1. 《孫子兵法》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讀之書,內容除了討論用兵之道外,亦蘊涵了孫子對戰爭的看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孫子的最高理想,是用兵的上上之策。戰爭無論勝敗,兩方必然都會有所折損,因而身在春秋末期,戰事頻繁的環境之下,孫子提出了這樣的看法,認為戰爭既然無法避免,那麼最高的理想便是全勝。
2. 文中可見孫子事實上並不鼓勵戰爭孫子主張要「慎戰」,即指在出兵之前都必須再三考慮。戰爭不僅要「慎戰」,且要「速戰」,戰期拖得愈長,只會帶給人民愈大的苦痛。
3. 孫子主張不流血的戰爭,在今日看來便是心理戰、外交戰、政治戰。
4. 在用兵之法上,孫子對於見機行事、各司其職、上下連心、同仇敵愾等方面都加以說明,故從心理、組織、分工、形勢上都可見孫子觀察入微與經驗的累積。因此孫子主張最好沒有戰爭,萬一無法避免,也要將損失降到最低。
5. 本文除了作為兵法史上的成就外,也是一篇條理分明、結構嚴謹、析理精闢的論說文。
6. 作者善用邏輯及因果關係,並且使用生動易懂的比喻手法,將複雜的戰略與戰術講解得清晰透澈,字句鏗鏘有力,說服力十足,可作為同學們寫作論說文時的優良範本,亦可藉本文略窺先散文的風貌。

紀水沙連

1. 本文寫作於清朝初年,作者隨族兄南澳總兵藍廷珍平亂,並藉此遊歷臺灣各地,寫成《東征集》,內容多為與平有關的公文、書檄。此外收有七篇遊記,〈紀水沙連〉即是其中之一。
2. 本文是研究臺灣情況的珍貴史料,文中記載水沙連的地理位置和景色,對當地原住民的風土民情、生活習慣等都有簡明扼要的介紹,且字裡行間透露出對自然美景的讚嘆與欣賞。
3. 作者對朝廷發出呼籲,希望當政者能夠行德政以教化百姓,使原住民能服於朝廷,讓人人都能到水沙連賞玩遊樂,才不致辜負水沙連的美景。
4. 本文在文體上屬於記敘文,內容則屬於遊記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