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
測評網[高二下][化學][第一次段考]複習錦囊
高二下
化學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公式的內容、定義、用途要理解
  • 複雜題目的解題流程,要能熟悉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氣體

1. 大氣的層次結構:大氣係指地表上可受重力影響的氣體,範圍離地表約1000公里內。空氣係指生物活動範圍內的氣體,約地表上20公里內。

大氣的分層
▲ 大氣的分層
2. 大氣循環:大氣中之成分能長久保持不變,主要依賴下列循環不斷進行:

(1) 氮循環:

氮循環
▲ 氮的循環

(2) 二氧化碳與氧循環:

碳的循環
▲ 碳的循環
(3) 水循環:
水循環
▲ 碳的循環
3. 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力稱壓力。(P = FA)。
4. 壓力單位:1atm = 76cmHg = 760mmHg = 760torr = 1033.6= 1033.6cm 水柱≒ 101300Pa= 1.013b = 1013mb。
5.理想氣體方程式PV=nRT

定律名稱 固定值 公式
波以耳定律 n、T PV = k
查理定律 n、P V = kT
給呂薩克定律 n、V P = kT
分壓定律 T、V 分壓定律
亞佛加厥定律 T、P、V n = kV

(1) 用於氣體或易揮發物質的分子量測定PV =

(2) 用於測定S.T.P.下的氣體密度PM = DRT

(3) 計算類型:
  • 不起反應時可用消去法或代入法。
  • 起反應之題型則依方程式係數及氣體關係求解。
6. 氣體常數會隨單位、原子量定義而變,一般常用的氣體常數 R 可有以下幾種,R之數值與計算所用之n、P、T、V數值大小無關。

n P V T R
1mol 1atm 22.4L 273K 0.082atm‧L/mol‧K
1mol 760mmHg 22.4L 273K 62.4mmHg‧L/mol‧K
1mol 101300Pa 273K 8.31joule/mol‧K
1mol 1.01 x 105 273K 8.29joule/mol‧K
2mol 1atm 49.0L 298K 0.082atm‧L/mol‧K
7. 常用單位

(1) 公制單位(MKS) = 國際標準單位(SI制)

(2) 壓力(P):帕(Pa);體積(V):立方公尺(m3);力(F):牛頓(nt);功(W):焦耳( joule)

(3)

(4) P ×V= nt × m= joule
8. 濕度與排水集氣法

(1) 相對濕度 = ×100%

(2) 排水集氣法:
排水集氣法

  • 內外等高:
    內外等高
  • 瓶內較低:
    瓶內較低
  • 瓶內較高
    瓶內較高
9. 道耳頓分壓定律:PV=nRT,T、V 一定時,P n,(混合氣體若有反應,則必須先算反應,再依剩餘氣體計算)。
10. 氣體動力論與氣體擴散

(1) 氣體動力論與氣體擴散

(2) 氣體動力論與氣體擴散2
11. 碰撞頻率:

(1) 一個分子對器壁碰撞頻率
一個分子對器壁碰撞頻率

(2) N 個分子對器壁碰撞頻率
N 個分子對器壁碰撞頻率

(3) 單位面積碰撞頻率
單位面積碰撞頻率
12. 格銳目擴散定律:密度分別為 D1 和 D2 的兩種氣體,其擴散速率為 R1 及 R2。 裝置內於不同狀況下擴散時,將擴散速率直接視為碰撞頻率。

格銳目擴散定律
13. 真實氣體與理想氣體比較

理想氣體 真實氣體
分子體積為零 分子具有體積
符合各種氣體定律 不符合氣體定律
分子間無作用力 分子間有作用力
分子的碰撞為彈性碰撞,碰撞後無能量損失 分子碰撞後能量會損失
14. 臨界條件

(1) 臨界溫度(Tc):加壓後能使氣體發生液化之最高溫度。

(2) 臨界壓力(PC):臨界溫度下能使氣體液化之最低壓力,或臨界溫度時的飽和蒸氣壓。

(3) 臨界狀況:當純質液氣性質(分子間距離、引力密度)一致,此時就液體而言,分子間距離最大、密度最小;就氣體而言,分子間距離最小、密度最大。

(4) 真實氣體液化條件:T≤TC 且 P > P 飽和

(5) 理想氣體:減溫加壓,永不液化。

(6) 真實氣體:減溫加壓,均可液化。

(7) 水於 25°C 下,飽和蒸氣壓為 24mmHg,臨界溫度 374°C、臨界壓力為218atm:
  • A → B → C:T < TC 但 P ≤ P 飽和,無液體。
  • C → D:T < TC 且 P > P 飽和,氣體液化(P 不變)。
  • D → E:液體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