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
測評網[高一上][物理][第二次段考]複習錦囊
高一上
物理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清楚每個物理名詞的定義
  • 公式不要死記,要能推導
  • 整理比較,如電與磁間的關係、波的傳導反射等特性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電與磁的統一

一、電流的磁效應

1. 1820 年丹麥物理學家厄斯特發現載電流導線會產生磁場,同年法國物理學家比歐、沙伐及安培利用實驗建立起電流磁效應的數學式,安培則建立了磁力的安培定律。
2. 各種載電流導線的電磁場︰
直線電流的磁場 圓形電流的磁場 螺線管的磁場
安培右手定則判斷方向 拇指指向電流方向,四指環繞磁力線的方向 四指環繞電流的方向,拇指指向中心磁場的方向 四指環繞電流的方向,拇指指向 N 極的方向
磁場量值 B
其中 I 為電流的大小,r 為與導線的垂直距離
(圓心處)

其中 I 為電流的大小,r 為圓形導線的半徑
(螺線管內)

其中 N 為線圈的匝數,I 為電流的大小,為線圈的長度
3. 電磁鐵︰將軟鐵棒插入載有電流的螺線管中,則其中心磁場會大幅增強,稱為電磁鐵。可以利用改變通過線圈的電流大小來控制電磁鐵的磁場,可以應用在起重機、電鈴、安培計或伏特計等電表的構造,以及電話的聽筒(即喇叭)等。

二、電磁感應

1. 1831 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當穿過線圈範圍內的磁力線數目(磁通量)發生變化時,線圈會感應產生感應電流,稱為電磁感應現象。而由電磁感應產生的電壓,稱為感應電動勢,具有類似電池的功能。
2. 磁通量大小與線圈的面積、磁場的大小與線圈面與磁場的夾角均有關。
3. 法拉第定律:在一個線圈上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大小,等於磁通量變化的快慢,又稱為磁通量變化率。
4. 冷次定律: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在抵抗磁通量變化的方向。

一、波的特性

1. 波具有反射、折射、干涉、繞射的特性,能傳遞訊號、能量、動量,但不能傳遞介質。
2. 波的分類︰
  • 需要介質傳遞的波稱為力學波,而不需介質傳遞的波則稱為電磁波
  • 介質振動方向與波行進方向相互垂直者稱為橫波,介質振動方向與波行進方向相互平行者稱為縱波
3. 週期波的各項名詞介紹︰
  • 振幅 A:介質離平衡點最遠的距離
  • 波長 λ:波峰與相鄰波峰間的距離,或波谷與相鄰波谷間的距離,即到下一次波形重覆的距離
  • 週期 T:波源每發出一個完整的波所需之時間;波前進一個波長所需的時間;介質振動 4 個振幅所需的時間
  • 頻率 f:週期T的倒數,即波源每單位時間內所發出的波數
  • 波速 v︰波形的行進速度
  • 相對關係︰ ,而波速不等於介質振動的速率;在端點處介質振動的速度為零

4. 水波槽實驗︰
  • 平行光線經過類似凸透鏡的波峰會聚集,在白紙上形成亮紋;平行光線經過類似凹透鏡的波谷會發散,在白紙上形成暗紋
  • 波峰與相鄰波峰的連線,或波谷與相鄰波谷的連線稱為波前,即白紙上呈現的亮紋及暗紋,兩相鄰波前間的距離,即為水波的波長
  • 波前與波的行進方向相互垂直

二、折射、反射與繞射

1. 反射定律:入射線、法線與反射線三者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2. 折射定律︰
  • 入射角(或折射角)的角度愈大,則波速愈快,波長也愈長,該處介質稱為疏介質
  • 入射角(或折射角)的角度愈小,則波速愈慢,波長也愈短,該處介質稱為密介質
  • 光速在不同介質內的速率大小︰真空 > 空氣 > 水 > 玻璃
  • 相同介質內不同頻率的光之光速︰紫光 < 藍光 < 綠光 < 黃光 < 紅光
  • 同一波動在不同介質中,其頻率相同
  • 折射定律公式: ,其中分別為入射角與折射角,分別為入射波與折射波的速率,則分別為入射波與折射波的波長
3. 水波的折射︰水波在通過水深淺不同的交界處時,可觀察到其行進方向發生改變,且水波的速度在深水區較快,在淺水區較慢,並遵守折射定律。
4. 波的繞射︰當波遇到障礙物時,會從障礙物邊緣改變行進方向的現象。波的波長愈長,愈容易發生繞射現象。
  • 水波遇到障礙物發生繞射現象時,行進方向仍垂直於波前
  • 光波的波長極短,在通過與波長尺寸相當的縫隙時才會產生繞射;光波繞射會在屏幕上呈現明暗相間的條紋,且中央亮紋寬度最寬、亮度最亮
  • 聲波的波長較長,很容易產生繞射現象,如隔牆有耳
5. 波的干涉︰
  • 水波干涉圖形中,波峰與波峰重疊、波谷與波谷重疊處的連線,稱為腹線;此連線上水波呈現的光影為最亮與最暗的交替變換
  • 水波干涉圖形中,波峰與波谷重疊處的連線,稱為節線;此連線因重疊效果相消,在水面上不振動,其光影效果為不亮也不暗的靜止條紋
  • 光的雙狹縫干涉實驗所呈現之圖形為明暗相間,且亮度、寬度大致相同之條紋
  • 由光的雙狹縫干涉實驗與單狹縫繞射實驗,均可證明光具有波動性質
6. 都卜勒效應︰
  • 定義︰當波源與觀察者具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測得的頻率(又稱為視頻率)與波源實際所發出波的頻率不同之現象
  • 結論︰
    • 觀察者與波源相對接近時,觀察者所測得的頻率變大
    • 觀察者與波源相對遠離時,觀察者所測得的頻率變小
    • 觀察者與波源無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測得的頻率不變

三、波的粒子性與波動性

1. 光的本質探討︰牛頓提出微粒說,可解釋光的直進、反射、折射現象,並預測水中的光速較快(錯誤);惠更斯提出波動說,利用波前理論可解釋光的直進、反射、折射、干涉、繞射等現象。
2. 電磁波譜︰
  • 馬克士威整合電磁理論,並提出四大公式說明光為電磁波;後由赫茲經實驗證實電磁波的存在
  • 電磁波的性質:電磁波在真空中不需介質即可傳播,速率與光速相同;電磁波具有偏振性,屬於橫波
  • 電磁波大致可分類為: γ 射線、X 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與無線電波;其能量及頻率依上述順序為由大至小,波長則為由小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