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
歷史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文句史料題永遠是考題大宗,常考原因、結果、影響等
  • 要能掌握歷史因果關係,多運用歸納比較
  • 上課重點要能自己摘錄,地圖要能看懂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開港前政治經濟的發展

一、臺灣棄留之爭

康熙採施琅建議保留臺灣。

二、消極防亂的治臺政策

「移民三禁」使臺灣社會延遲開發、男女人口比例失衡、社會治安惡化,至光緒元年(西元 1875 年)方解除禁令。

三、原住民政策

隔離防範與同化政策。

四、臺灣行政區設置

由北至南、由西向東,反映出臺灣墾殖的方向

五、土地墾拓與水利建設

1. 土地墾拓︰主要依靠民間的力量,具有一田兩(三)主的複雜土地制與合股經營特色,從明鄭時期的「點狀」演變為清代的「線狀」與「面狀」,由沿海而內陸,由南部進入東北。
2. 水利建設:八堡圳、貓霧捒圳、大安圳、瑠公圳、曹公圳等等。

六、臺灣經貿發展

1. :同一貿易地區,如北郊、南郊等等;同業商人,如布郊、油郊等等。
2. 口岸:起初臺南鹿耳門是唯一合法口岸,後中部鹿港興起,臺北則因新莊淤淺,艋舺代之「一府二鹿三艋舺」俗諺出現。

開港前社會文化的發展

一、民變和分類械鬥

1. 民變:指人民以武裝反抗政府的衝突,以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最為重要。
2. 分類械鬥:指不同族群間發生之集體爭鬥,如頂下郊拼等等。

二、漢、番的衝突與融合

平埔族與外來族群在衝突中逐漸形成文化融合,但外力入侵同時造成族群遷徙,成為帶動內山及後山開墾的重要力量之一。

三、文教發展

包括府縣儒學、社學、義學、書院等等,並舉行科舉考試。

四、階層與職業

早期階層分明,後期隨著文教事業與開港影響,社會逐漸轉型。

五、宗教信仰

透過原鄉移植和祭祀組織,包括原鄉生活和鄉土神祇。

六、移墾至定居社會

開港前為移墾社會,開港後逐漸轉變為定居社會

開港後的變遷

一、臺灣開港

造成經濟與社會環境的改變,北部的生產力及經濟地位較以往提升

二、西方文化再傳入

西方國家東來著眼於經濟利益與傳教,傳教士在醫療與教育方面貢獻極大。

三、清代對臺灣政策的演變

早期封禁、逐步放寬、積極建設,影響清廷積極建設的原因為外力入侵,包括牡丹社事件、中法戰爭、甲午戰爭。

四、自強運動時臺灣的經營

牡丹社事件後清廷對臺灣經營轉趨積極,先後遣沈葆楨、丁日昌、劉銘傳等人來臺經略,樹立現代化基礎。

殖民前期的政治與經濟

一、臺灣割讓與臺灣民主國

中國在甲午戰爭戰敗,《馬關條約》規定臺灣與澎湖割讓日本,而臺灣人民受到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鼓舞,宣布成立「臺灣民主國」,但抗日終歸失敗。

二、武裝抗日活動

1. 西元 1895~1915 年,臺人發起多次活動,但皆未成功,西元1920年代後轉為文化抗日。
2. 西元 1930 年,霧社事件影響日人統治原住民政策。

三、高壓政治

透過總督、警察、保甲等制度掌控全臺,並先後派遣武官與文官總督來臺治理。

四、經濟榨取

日本政府和財閥資本主宰經濟活動,排擠臺灣民族企業;臺灣勞工多從事勞力、低收入的工作。可分為「基礎建設」、「農業臺灣,工業日本」、「工業化」等三大重心。

五、教育發展

採取差別待遇和隔離政策,激發臺灣人的不滿和自覺,而新教育觀念與現代科學新知,有助於打開臺人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