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準備段考
- 整理自己的筆記,將時事、常識也整合進去
- 不熟悉的觀念,要反覆溫習、理解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
海洋篇
一、海水的分層
|
深度 |
溫度 |
特性 |
混合層 |
0~200公尺 |
變化極小 |
有波浪與海流的混合,以及旺盛的光合作用,為大多數海洋生物主要活動範圍 |
斜溫層 |
200~800公尺 |
變化最大 |
溫度隨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斜溫層受到表層溫度的影響,在低緯度溫度變化最為明顯;在中緯度的夏季溫度變化比冬季明顯;高緯度溫度變化最不明顯 |
深水層 |
斜溫層以下 |
變化緩慢 |
溫度隨深度緩慢下降 |
二、海底地形︰由淺海往深海
|
定義 |
地形 |
特徵 |
大陸邊緣 |
介於陸地和深海之間的一個和緩的大斜坡 |
大陸棚 |
a. 水深不超過200m |
大陸坡 |
a. 大陸棚往外,平均坡度約4° b. 大陸邊緣坡度最大的地方
|
大陸緣積 |
a. 大陸坡底部的沉積帶 b. 平均坡度小於1°
|
洋底盆地 |
介於大陸邊緣與中洋脊之間的深海低平帶 |
海溝 |
由板塊隱沒造成,深長而狹窄,呈帶狀分布 |
深海平原 |
a. 地球表面最平坦之處 b. 為深海沉積物所填平 |
海底丘陵 |
由高出深海平原數百公尺的小丘陵構成 |
海底山脈 |
洋底盆地上火山所造成的錐狀山峰
|
中洋脊 |
位於海洋中央或偏向一側的廣大山脊 |
頂峰區 |
中洋脊最高的地方,中央有陷落的斷裂谷,兩旁有斷裂的山嶺 |
側翼區 |
緊接頂峰區的兩側,地勢稍緩但仍極崎嶇 |
破裂帶 |
是許多橫截中洋脊的斷層地帶,使中洋脊被斷成許多段 |
三、洋流
1. 定義︰海水受到風力、海水溫度、鹽度、密度的影響往特定方向流動。
2. 影響︰調節氣候、平衡全球熱量。
四、潮汐
1. 成因︰地表各點所受天體的引力和地球公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兩者不相平衡,因此產生引潮力。
2. 週期︰平均為 12 小時 25 分。
3. 特性︰每天漲落各兩次,且每天延遲 50 分鐘。
地質篇
一、觀測地球內部方法︰
|
探測對象 |
原理 |
地震波 |
地球內部構造 |
震波經過不同物質時,波速發生變化,藉此推算地球內部構造 |
重力異常 |
岩層岩性與構造 |
因地層構造差異引起的重力異常 |
二、固體地球的構造與組成:
|
深度 |
組成 |
地殼 |
大陸 |
30 ~ 60 公里(最厚處 60 公里) |
花岡岩質,密度約 |
海洋 |
5 ~ 10 公里 |
玄武岩質,密度約 |
莫氏不連續面 |
地涵 |
上部 |
400 ~ 700 公里 |
橄欖岩質 |
下部 |
700 ~ 2900 公里 |
橄欖岩質
|
古氏不連續面 |
地核 |
外 |
2900~5150 公里 |
P 波在此層迅速減速,S 波消失,故推測為液態物質 |
內 |
5150 公里~ 6371 公里 |
固態的鐵鎳質 |
三、礦物與岩石:
1. 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
2. 常見的岩石及其所含的礦物:
|
定義 |
分類 |
岩石 |
特性 |
沉積岩 |
沉積物疏鬆的堆積經過壓密與膠結後,固化為沉積岩 |
碎屑沉積岩 |
頁岩 |
粒徑小 粒徑大 |
泥岩
|
砂岩
|
礫岩 |
生化沉積岩 |
石灰岩 |
方解石組成,滴鹽酸產生二氧化碳 |
火成岩 |
岩漿或熔岩冷卻固化形成 |
火山岩 |
流紋岩
安山岩
玄武岩 |
礦物顆粒小、有氣孔,若冷卻速度過快,則形成玻璃質 |
深成岩 |
花岡岩
閃長岩
輝長岩 |
礦物結晶顆粒粗 |
變質岩 |
在地下深處受到地殼運動或岩漿侵入作用時,其所發生的高壓、高溫或促進化學反應流體的作用,改變其原來岩石的結構或組織 |
有葉理 |
變質度
小
↓
大 |
板岩 |
頁岩、泥岩變質
|
片岩 |
片麻岩 |
花岡岩變質 |
無葉理 |
石英岩 |
砂岩變質 |
大理岩 |
石灰岩變質 |
四、火山帶與地震帶︰
1. 地震帶:
分帶 |
原因 |
地震特性 |
環太平洋地震帶 |
太平洋板塊隱沒 |
由於板塊隱沒較深,震源深度的分布由淺到深均有,臺灣即位在此地震帶上 |
中洋脊地震帶 |
張裂和錯動性板塊邊界 |
正斷層和轉形斷層居多,震源深度較淺 |
歐亞地震帶 |
聚合性板塊邊界 |
以造山運動形成的逆斷層為主,震源深度分布由淺源到中源 |
2. 火山帶:
五、板塊構造學說的演進:
1. 大陸漂移學說:由韋格納提出,認為全球所有的大陸在三億年前是一塊超級大陸,稱為「盤古大陸」,經過長時間漂移之後,才形成現在板塊分布的位置。
2. 海底擴張學說:海斯提出,認為來自地函的熱對流,使上部地函的物質熔解,自中洋脊裂口處湧出,凝固後形成新的地殼,並向兩側推擠;另一方面,老的海洋地殼則於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進入地函,熔化為地函的一部分。證據包含有:
- 中洋脊的中央斷裂谷是玄武岩流湧出的所在,因新的海洋地殼生成而十分崎嶇
- 海溝是老的海洋地殼隱沒進入地函的所在
- 中洋脊兩側地形,因洋底盆地之擴張而大致對稱
- 海洋地殼的年紀都很年輕(因為老的海洋地殼都已進入地函消失了),均不老於二億年,並且自中洋脊向兩側漸老而呈對稱性分布
- 沉積物的厚度也由中洋脊向兩側逐漸增厚
- 由於中洋脊兩側的海洋地殼岩石,所記錄的年代是愈遠離中洋脊愈老,並且以中洋脊為中心,兩側地磁的正反向呈對稱排列
- 完美的地磁對稱排列圖案(條帶磁性異常),證實了海洋地殼的確持續擴張並向兩側移動
六、板塊構造學說:
1. 在板塊邊界上通常會有地震、火山活動,或是海溝、中洋脊、裂谷等地形分布。且其邊界分布與國界、海岸線分布無關。
2. 板塊構造學說:
- 聚合性板塊邊界:板塊相向移動、逐漸聚合的運動方式,會產生聚合性板塊邊界,其中一板塊會潛入另一板塊底下,並在軟流圈熔融消失,成為地函的一部分
- 張裂性板塊邊界:在中洋脊兩旁板塊相背移動、逐漸分離的運動方式,會產生張裂性的板塊邊界,張裂處會湧出大量的岩漿,冷卻後便形成新的板塊物質,使兩板塊逐漸分離
- 錯動性板塊邊界:兩板塊大致在水平面上平行錯移,這種運動方式會產生錯動性板塊邊界。此種板塊交接的地方,沒有大量新的板塊物質誕生或舊的板塊物質銷毀的情形發生,只是水平方向產生移動
七、岩層受力後產生以下構造:
|
定義 |
種類 |
說明 |
內容 |
褶皺 |
當岩層受到地球內部的擠壓力或剪力推擠後,有時會發生傾斜或呈波浪狀的彎曲現象 |
背斜 |
向上拱起的部分,兩翼分別往兩側傾斜 |
愈往中心地層愈老 |
向斜 |
向下凹陷的部分,兩翼往中心傾斜 |
愈往中心地層愈年輕 |
節理 |
當岩層接受應力作用時,通常會以破裂或斷裂的方式來解除應力的作用,表現出來的破裂即是節理 |
構造節理 |
受應力作用,常伴隨斷層、褶皺等構造生成 |
a. 破裂面稱為節理面 b. 石油或天然氣可能儲存在此 |
非構造節理 |
非構造運動而產生,只由岩漿冷卻收縮或是岩石減壓造成 |
斷層 |
由岩層產生破裂面並有相對移動的構造現象 |
正斷層 |
受張力作用,使上磐相對於下磐往下運動 |
逆斷層 |
受壓力作用,使上磐相對於下磐往上運動 |
平移斷層 |
受剪力作用,沿斷層面發生水平方向相對移動現象 |
八、地震波的種類:
分類 |
波形 |
波速 |
傳播介質 |
體波 |
P波 |
縱波 |
最快 |
可在固體、液體及氣體中傳播 |
S波 |
橫波 |
次之 |
在固體中傳播 |
表面波 |
L波 |
平行地表的方向,在地球淺部傳播的地震波 |
最慢 |
沿地球表面傳播 |
九、規模與震度:
|
意義 |
數值 |
特性 |
地震規模 |
地震所釋放能量的大小 |
無單位的實數 |
規模愈大,代表該次地震釋放能量愈多 |
地震強度 |
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震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 |
a. 數值為整數 b. 分成無感地震(0級)及有感地震(1~7級) |
距震央愈近,震度越大 |
十、臺灣的地震:
|
西部地震帶 |
東部地震帶 |
東北部地震帶 |
範圍 |
自臺北南方經臺中、嘉義至臺南,寬約80公里 |
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花蓮、成功、臺東,一直到呂宋島,與臺灣島平行 |
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 |
次數 |
少 |
多 |
多 |
成因 |
板塊前緣斷裂 |
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所造成 |
菲律賓海板塊在此隱沒 |
深度 |
震源較淺,深度大部分在10幾公里以內 |
震源較西部地震帶深 |
淺層震源活動帶 |
地震災害 |
人口密集,災害嚴重之地震皆發生於此區 |
大部分發生在海上,災害較小 |
災害不大 |
天文篇
一、「年、月、日」:
|
分類 |
定義 |
長度 |
年 |
回歸年 |
由冬至(春分)至下一次冬至(春分)所經過的日數 |
365.2422 天 |
月 |
朔望月 |
由地球上同一地點觀察月相變化的一個週期 |
29.53天 |
恆星月 |
以遠方恆星當參考點,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 |
27.322天 |
日 |
太陽日 |
太陽連續兩次通過中天子午線所需的時間間隔 |
24小時 |
恆星日 |
地球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間隔 |
23小時56分 |
二、類地行星與類木行星:
|
類地行星 |
類木行星 |
成員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成分 |
岩石 |
氣體 |
密度 |
較大 |
較小 |
衛星數 |
較少 |
較多 |
行星環 |
無 |
有 |
三、天球:
1. 天球:以觀測者為中心所觀測到的半徑為無限大的球體。
2. 天北極:通過太陽,沿地球自轉軸的方向與天球的交點。
3. 天頂:觀測者頭頂正上方與天球相交之點。
4. 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與天球相交的大圓。
5. 春分點、秋分點:天球赤道面與黃道面相交的兩個交點。
6. 恆星視運動:
|
原因 |
現象 |
周日運動 |
地球自轉 |
a. 北極星幾乎不動 b. 恆星東升西落,一小時繞轉北極星約15度 |
周年運動 |
地球自轉及公轉 |
a. 北極星幾乎不動 b. 恆星每天提早4分鐘升起 c. 過一年後,相同的恆星又出現在相同的時刻與位置 |
7. 不同緯度星空的星軌跡:
- 北極星的仰角等於觀察者當地的緯度:北緯25度當地北極星的仰角也是25度
- 不同緯度所見到的星空:
北極(北緯90度) |
赤道(0度) |
北緯θ度 |
星軌跡與地面平行 |
星軌跡垂直地面 |
星軌跡與地平面夾(90-θ)度 |
四、星等
1. 定義:
- 視星等:將肉眼或用望遠鏡所看到的亮度區分等級,稱為視星等
- 絕對星等:恆星在10秒差距(32.6光年)處的星等稱為絕對星等
2. 計算:
- 星等數字愈小,亮度愈大
- 兩星等差值n等,亮度差 倍。每差5等,亮度差約100倍
五、星色︰
1. 恆星的顏色與其表面溫度有關,表面溫度愈高,其所發出的電磁波能量愈高。
2. 較熱的星球所發出的熱輻射中,能量的分布偏重波長較短的電磁波,因而顯得比較藍;較冷的星球發出的電磁波能量偏重波長較長的電磁波,所以呈紅色。
大氣篇
一、大氣的分層︰
|
溫度變化 |
特性 |
對流層 |
隨高度遞減 |
a. 大部分的空氣都聚集在此層 每上升1公里,溫度下降6.5 |
平流層 |
隨高度遞增 |
a. 長程客機通常於此層底部飛行 b. 臭氧吸收紫外線,加熱平流層 |
中氣層 |
隨高度遞減 |
中氣層頂為整個大氣溫度最低之處 |
增溫層 |
隨高度遞增 |
空氣極稀薄,質點間碰撞的機會極少,但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含有極高的能量,當它們和空氣分子碰撞後,產生電離、光化學作用,使生成的離子和原子也帶有很高的能量,因此氣溫向上急遽增溫 |
二、大氣的垂直運動︰
1. 下沉運動:體積縮小、溫度上升,水氣不易飽和,此時通常天氣晴朗。
2. 上升運動:體積膨脹、溫度下降,水氣易飽和而成雲致雨,故常為陰雨天氣。
三、大氣的水平運動:
|
影響風向的因素 |
風向 |
地面風 |
a. 氣壓梯度力 b. 地轉偏向力 c. 摩擦力(與風向相反) |
|
高空風 |
a. 氣壓梯度力(與等壓線垂直) b. 地轉偏向力(與風向垂直) |
與等壓線平行 |
四、地轉偏向力
1. 又稱科氏力,使運動中的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五、關於鋒面
1. 兩個溫度、濕度等性質不同之氣團相遇時的交界面。
2. 鋒面的種類:
|
冷鋒 |
暖鋒 |
鋒面示意 |
|
|
空氣流動 |
冷氣團推暖氣團 |
暖氣團推冷氣團 |
降水 |
雨勢強度大而短暫 |
雨勢強度不大,但持續時間較長 |
|
滯留鋒 |
囚錮鋒 |
鋒面示意 |
|
|
空氣流動 |
冷暖氣團強度相等 |
冷鋒移動速度較快,切入前面的暖鋒下面,將地面暖空氣抬升 |
降水 |
陰雨天氣往往可持續到一週 |
天氣惡劣,常見於溫帶地區 |
七、颱風:
1. 定義:依中央氣象局標準,當熱帶性低氣壓中心最大風速達到17.2m/s以上即稱為颱風。
2. 生成環境條件:
- 海水溫度超過 27℃
- 在南北緯 5 度至 30 度之間
- 大尺度的大氣運動,最好能提供高空輻散、地面輻合的理想環境
3. 構造:
- 颱風眼:為颱風中心,空氣下沉,晴朗微風
- 眼牆:風雨最強之處,有高聳旺盛的對流雲
- 雲雨帶:眼牆外圍,成螺旋狀分布,造成間歇性降雨
八、聖嬰現象:
|
平時 |
平時 |
聖嬰 |
現象 |
反聖嬰 |
現象 |
東北信風 |
|
|
減弱或消失 |
|
增強 |
|
區域 |
西太平洋 |
東太平洋 |
西太平洋 |
東太平洋 |
西太平洋 |
東太平洋 |
水溫 |
高 |
低 |
降低 |
升高 |
變得更高 |
變得更低 |
湧升流 |
無 |
有 |
有 |
減弱或消失 |
無 |
增強 |
氣候狀況 |
澳洲、印尼及東南亞地區多雨 |
秘魯沿海地區乾燥 |
澳洲、印尼及東南亞一帶可能發生乾旱 |
北秘魯沙漠地區發生豪雨 |
東南亞、印尼、澳洲暴雨、洪水;颱風強度變強 |
北美、南美西岸異常乾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