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hit counter
測評網[國一下][社會第二次段考]複習錦囊
國一下
社會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歷史
  • 闔上課本,要能回想起每個單元的時代與特色
  • 理解歷史事件的原因與經過,清楚歷史人物的地位與影響
  • 地理
  • 看到圖表要能判讀其中的資訊
  • 地形、氣候、水文、人口、交通、產業等,定義與各區域特色要清楚
  • 公民
  • 每個專有名詞的意義能了解
  • 能用生活周遭的例子來複習課本中的概念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歷史] 日治時期

一、臺灣教育發展

時期 內容
荷蘭時期 荷蘭基督教傳教士設立教會與學校
鄭氏治臺
時期
1. 民間有沈光文等人講學,奠定漢人文化在臺灣的基礎
2. 鄭經治臺時,在陳永華的建議下積極推展文教,除了在中央設學院、地方設學校外,並在承天府(臺南)建立第一座孔廟,是為「全臺首學」
清領時期 前期 教育的主要機構:儒學、書院、義學、社學
後期 劉銘傳建西學堂、電報學堂;為原住民成立「番學堂」
日本殖民
時期
教育政策 貫徹殖民政策工具,採差別待遇、隔離政策的原則
初等教育 1. 臺灣人讀「公學校」,日本人讀「小學校」,原住民念「蕃人公學校」,「公學校」的師資設備都差一截
2. 西元 1941 年,臺灣總督府為配合皇民化運動,取消小學校、公學校的區別,一律稱為「國民學校」
3. 西元 1943 年,施行六年義務教育,日治時期的兒童入學率約 70%
中等以上
教育
1. 偏重職業教育:最熱門的學校為師範學校、醫學校
2. 日治初期,臺人無法讀普通中學,後來在臺籍知識分子林獻堂等人積極爭取下,成立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是第一所專收臺籍子弟的中學
3. 當時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中,臺灣人比例很低,由於在臺升學不易,因此有志升學的臺灣人大多前往日本留學,留學教育遂彌補了臺灣高等教育的不足
中華民國
時期
政策 以教育機會均等為原則
國民教育 初期實施六年義務教育,民國 57 年實施九年國教;解嚴後教育鬆綁,校園趨向民主化,民國 90 年代更推動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政策
範例:今日臺北市萬華區有一所歷史悠久的「老松國小」,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臺灣人小孩就讀的學校,請問它當時的校名應是下列何者?

(A) 大稻埕公學校 (B) 艋舺小學校 (C) 大稻埕小學校 (D) 艋舺公學校
 

(D)
「艋舺」為萬華的古名,且臺灣在日治時期,與日本小孩就讀的學校有所區隔,臺人就讀學校稱為「公學校」,日人就讀學校稱為「小學校」。

二、日治下的臺灣社會

項目 內容
社會變遷 人口的激增 人口死亡率大幅降低,由西元 1896 年的 260 萬人,激增至西元 1943 年的 660 萬人,人口增加1 倍半,增加速度居世界首位
建立現代生活 1. 廢除臺灣社會三大陋習:纏足、辮髮、吸食鴉片;之後對於鴉片採取「漸禁政策」,而放足、斷髮也逐漸普遍
2. 守時(引進星期制、標準時間制)、守法、現代衛生觀念的建立(建造自來水工程、城市地下排水工程、實施預防注射,防治霍亂、傷寒等傳染病)
社會運動 臺灣議會請願運動 由林獻堂、蔣渭水發起連署請願
地方自治運動 1. 蔣渭水領導「臺灣民眾黨」,這是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
2. 蔡培火、楊肇嘉倡組「臺灣地方自治聯盟」;西元 1935 年,臺灣首次地方議員選舉,但限制選民資格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文化協會林獻堂、蔣渭水等人領導,刊行《臺灣民報》,舉辦講學會,提高臺灣文化,啟迪民智、喚醒民族意識及加強社會觀念
範例:我們要了解臺灣人反抗日本統治的歷史,應該閱讀下列哪些人物的傳記?

(A) 羅福星、蔣渭水
(B) 沈葆楨、丁日昌
(C) 劉銘傳、余清芳
(D) 魏源、莫那魯道
 

(A)
(B) 沈葆楨與丁日昌皆為清領時期治理臺灣的長官,與抗日無關;(C) 劉銘傳為清 領時期治理臺灣的長官,與抗日無關,余清芳為西來庵(噍吧哖)抗日事件的領 導人;(D) 魏源為晚清優秀的知識分子與思想家,莫那魯道為霧社原住民抗日事 件的領導人。

[歷史] 中華民國在臺灣

一、遷臺前後重要史事

時間
重要史實
民國 34 年(西元 1945 年)
日本於二次大戰戰敗,無條件投降;臺灣光復
民國 36 年(西元 1947 年)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民國 38 年(西元 1949 年)
共產黨奪占中國,國民黨政府播遷來臺,實行三七五減租等政策,並實施戒嚴長達 38 年,長期限制人民言論、集會等自由
民國 39 年(西元 1950 年)
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勞工保險開辦;實行地方自治
民國 47 年(西元 1958 年)
金門八二三炮戰;美援開始,至民國54 年結束
民國 55 年(西元 1966 年)
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
民國 57 年(西元1968 年)
臺灣九年國教開始
民國 60 年(西元1971 年)
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蔣經國開始推動政治改革 本土化
民國 68 年(西元1979 年)
中美斷交,美國與中共建交;「美麗島事件」發生
民國 76 年(西元1987 年)
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集會遊行自由
民國 77 年(西元1988 年)
蔣經國總統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
民國 80 年(西元1991 年)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民國 84 年(西元1995 年)
開辦全民健康保險,中華民國社會福利制度更完備
民國 85 年(西元1996 年)
第一次直接民選總統,李登輝當選為第九任總統
範例:根據「臺灣人口成長曲線圖」,請問從庚到辛,臺灣人口大幅成長的原因為何?

(A) 准大陸人民攜眷來臺
(B) 臺灣建省
(C) 衛生環境改善,有效防治傳染病
(D) 中國動亂,各省人士遷徙來臺

(D)
(A)「准大陸人民攜眷來臺」應為清朝雍正時期,約為西元1720~1730年代;(B)「臺灣建省」應為清朝光緒 11 年(西元 1885 年)前後;(C)「衛生環境改善,有效防治傳染病」應為西元 1895~1945 年的日治時期;(D)西元 1945 年後,國共抗爭紛起,中國局勢混亂,西元 1949 年,蔣中正率大批軍民遷臺,造成臺灣人口大幅增加。

[地理] 臺灣的產業

一、第二級產業─工業、製造業

1. 發展:由勞力密集的產業發展為技術、資本密集的產業。
2. 分布: 集中於北部地區,以聚集效應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 電子、資訊業:分布於臺北、桃園、新竹、臺中、臺南、高雄等地區。
  • 石化、重工業:多分布於高雄地區,過去著重於原料區位,近年來工廠為降低成本,多考慮市場區位。
  • 食品業:市場區位,位於都市周邊。

二、第三級產業─商業活動

1. 定義:第三級產業以提供各種服務為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業活動。
2. 國際貿易:國與國之間的商業往來行為。
3. 臺灣的現況
  • 臺灣的自然資源(礦產)多分布於為數不多的沉積地質,故農、工原料多需仰賴進口,製成產品後再外銷各國,而原料的進口與產品的銷售均需仰賴國際貿易,故國際貿易早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命脈。自西元 1970 年代至今,貿易均呈現出超的狀態。
  • 國際貿易的形式:進口原料,出口產品。
  • 項目 貿易狀況 貿易差額 主要貿易對象
    入超
    進口>出口
    逆差
    臺灣進口前3 名:日本、中國、美國
    出超
    進口<出口
    順差
    臺灣出口前3 名:中國、香港、美國
4. 聚落: 在地形平坦、資源豐富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易聚居人類,形成聚落,依型態不同分為鄉村聚落及都市聚落。鄉村聚落又區分為集村與散村,以臺灣的空間分布而言,北部多散村,中南部則多集村。
  • 集村:早期因移民與土地開墾發展而成的聚落,成員間常具有血緣或地緣關係,屬於自發性經營與維繫之共同體,村里居民間的關係相當密切。
  • 散村:住戶規模小且較分散,家戶間缺乏宗族或同鄉情誼,居民所具有的地方感較集村薄弱。
5. 政治:政治是人文地理學中一個重要的領域,也可以說是人為的地表景觀之一,包括了地緣、國家、主權、疆界、選舉、國際關係等概念。

[公民] 社會變遷

一、社會變遷

項目 主要內容
原因
受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的影響
層次
器物
1. 包含文字、語言、有形的器物
2. 是判斷一個國家現代化與否的標準
制度
包含社會規範、風俗習慣
價值觀
包含想法、行為、習慣
問題
家庭問題
如高齡化、少子化、家庭暴力等問題
教育問題
如升學壓力
犯罪問題
如利用高科技犯罪
衝擊
1. 價值觀念:過去因注重經濟發展而忽略環保,現在則重視環保
2. 弱勢族群權益:社會變遷過於快速,弱勢族群無法適應
3. 個人調適:個人跟不上社會變遷的腳步,產生如憂鬱症等問題
解決
政府制訂政策、民間團體協助、個人自我調適
社會變遷示意圖
▲ 社會變遷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