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下
國文

重點回顧


一分鐘準備段考

  • 了解作者生平、寫作的背景,更能幫助理解課文文意
  • 記憶是知識的根本,要用自己的架構來整理筆記
  • 答錯過的題目代表不是很熟悉,需加強理解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聲音鐘

一、作者概說

陳黎,本名陳膺文臺灣省 花蓮縣人。民國四十三年生,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系,曾任國民中學英語教師,現已退休。作品除了散文和新詩外,也從事翻譯工作,曾獲「國家文藝獎」,並且在二○○五年獲選為「臺灣當代十大詩人」。著有詩集《動物搖籃曲》、《親密書》、《島嶼邊緣》等等,散文集則有《陳黎散文選》、《彩虹的聲音》等等。

二、課前導讀

本文選自《陳黎散文選一九八三~二○○八》,內容詳細描述各種小販的叫賣聲,深刻描繪出臺灣社區生活樣貌,讀來如身歷其境,歷歷在目。文中將小販的叫賣聲比喻為時鐘,與日常生活作息相呼應,作者還細膩地描繪小販們報時方式的差異與叫賣時機的人性化,顯現出聲音鐘因為時刻、週期、季節的變遷,叫賣聲也會因而產生變化,使生活增添色彩,也蘊含生活情趣。

新詩選

一、作者概說

1. 胡適,字適之安徽省 績溪縣人。生於清德宗 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卒於民國五十一年(西元一九六二年)。
胡適畢生提倡白話文學,闡揚科學文明,鼓吹民主自由。曾發表〈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出文學寫作八大主張,四大原則。於五四運動期間引進新詩寫作,與徐志摩梁實秋共創新月詩派,對後代新詩創作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駐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長。著有《中國古代哲學史》、《白話文學史》、《嘗試集》、《四十自述》等等。
2. 白靈,本名莊祖煌福建省 惠安縣人,西元現任教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其詩形式多變,題材多樣,早年作品以長詩為主,近年則提倡短詩創作。著有《一首詩的誕生》、《白靈世紀詩選》、《妖怪的本事》等作品。

二、課前導讀

1. 老鴉:本詩選自《嘗試集》。詩中老鴉寧可被人嫌、寧可忍受飢寒,也要每天啞啞的啼、自由的飛,不願像其他鳥一樣被人控制,清楚表明自己獨立不屈的性格。
2. 風箏:本詩選自《白靈世紀詩選》,為五行詩中的傑作。「風箏」是一項傳統童玩,但詩人運用其豐富的想像力,將放風箏想像成與「天空拔河」,展現出詩人的壯志豪情。

車過枋寮

一、作者概說

余光中福建省 永春縣人,生於民國十七年,臺灣大學 外文系畢業,曾任教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現為中山大學榮譽教授。曾創辦新詩詩社、主編詩刊、參與詩及散文的評論,新詩生動優美,節奏明快,散文注重字句錘鍊,善用典故,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高樓對海》等書,以及散文集《左手的繆思》、《逍遙遊》、《聽聽那冷雨》等等。

二、課前導讀

本文選自《白玉苦瓜》,描寫作者坐車經過屏東 枋寮時,將沿路所見到的甘蔗田、西瓜田及香蕉田,以新詩的方式寫出內心感受及對大地生命力的讚頌。

律詩選

一、作者概說

1. 孟浩然 襄州 襄陽(今湖北省 襄陽縣)人,生於武后 永昌元年(西元六八九年),卒於玄宗 開元二十八年(西元七四○年)。擅長描寫山水田園風光,詩意清新脫俗,是盛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與王維齊名,號稱「 」。著有《孟浩然集》傳世。
2. 王維,字摩詰(ㄐㄧㄝˊ), 太原 (今山西 (ㄑㄧˊ))人,生於武后 長安元年(西元七○一年),卒於肅宗 上元二年(西元七六一年)。 早年積極進取,詩風昂揚奮發,具愛國熱情;後期消極退避,詩風轉為閒雅清淡,以描寫山水田園為主。王維奉佛虔誠,詩中常有禪趣,有「詩佛」 之稱。他亦擅長書法及繪畫,尤精於山水畫,因此蘇軾稱讚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孟浩然同是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作家。後人編其作品為《王右丞集》。
3. 杜甫,字子美,祖籍杜陵(今陝西省 西安市),自稱「杜陵布衣」,又稱「少陵野老」,因官至工部員外郎,後人稱其為「杜工部」。生於玄宗 先天元年(西元七一二年),卒於代宗 大曆五年(西元七七○年)。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歷經戰亂,飽受艱辛,因此能深切關懷民間疾苦。作品能反映現實,被稱作「詩史」、「詩聖」,與「詩仙李白齊名,合稱「李杜」,後人編其作品為《杜工部集》。

二、課前導讀

1. 〈過故人莊〉:本詩選自《孟浩然集》,為五言律詩,描寫作者至友人田莊作客的情景。詩句淳樸自然,處處流露出喜愛田園生活的情感。
2. 〈山居秋暝〉(ㄇㄧㄥˊ):本詩選自《王右丞集》,為五言律詩,描寫山中秋天傍晚雨後的景色。詩中除描繪自然景物外,還抒發強烈歸隱於平淡的懷抱。
3.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本詩選自《杜工部集》,為七言律詩,內容描述作者飽經戰亂後,乍聽收復失土的狂喜之情。本詩節奏明快,情感奔放,將作者內心的激動表現得淋漓盡致。
4. 〈客至〉:本詩選自《杜工部集》,為七言律詩,描寫客人來訪,杜甫歡欣喜悅的心情。前四句寫客至的情形,後四句寫作者的待客之道。本詩樸質感人,讓人感受到主客間真摯的友情及作者內心的喜悅心情。
5. 〈蜀相〉:本詩選自《杜工部集》,為七言律詩,是作者為悼(ㄉㄠˋ)念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ㄍㄜˊ)而作。內容描述杜甫晚年居成都時,至武侯祠(ㄘˊ)尋幽訪勝,並抒發懷古傷今、無法報國之情。

漢字的結構──六書

一、作者概說

1. 相傳字是倉頡所創造,他是黃帝的史官,在觀察萬物的形體後,將之繪成圖文,慢慢演變成今日的文字;但其實,漢字的起源應為先民的結繩記事,是先民所共同努力而來的成果,因此,以「倉頡是歷史上第一位整理文字的人」,此說較為合理。
2. 《說文解字》東漢 許慎所撰, 段玉裁注。內容在探究「六書」之義,以部首分類,為中國最早以部首分類的字典
3. 「六書」是中國的造字方法,但其法則並非在創造文字之先就立下,而是後來由學者歸納分析,分為六種方法,稱為「六書」。
4. 中國文字的特質為一字一音節、一字一形體,兼形音義三者,且有平上去入之別。其中獨體為文(不可分),合體為字(可分)。
5. 「六書」這一名詞,最早見於《周禮》中的〈地官〉:「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二、課前導讀

1. 象形:用簡單的線條描繪所見實際物體的造字方法。例如「日」字,古人寫作「」,黑點表示太陽中的黑子;而「月」字為與太陽區別,寫作「」,為新月形狀,中間黑點則表陰影。以下將象形字分為四類作介紹。
(1) 人體:(子)、(人)、(口)、(心)。
(2) 天文地理:(日)、(月)、(雲)(雨)、(山)、(水)、(川)。
(3) 動、植物:(牛)、(羊)、(木)、(瓜)、(烏)、(鳥)。
器物:(門)、(冊)、(弓)、(矢)、(戶)。
2. 指事:以象徵性的符號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指事字多為抽象的觀念,不似象形表示具體的物,因此須以符號表達其概念。例如「」(上)、「」(下)二字,長筆畫表示位置,短筆畫表示物體,因此物體在上則為「」,物體在下則為「」。以下將指事字分為二種介紹。
(1) 純記號:(上)、(下)、(一)、(二)、(三)。
(2) 象形字上加不成文的符號:(本)、(末)、(甘)、(刃)、(牟)。
3. 會意: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的字,使其表示另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方法。例如:「武」是合併「止」、「戈」二個字, 表「不用干戈等武器」之意;「信」是合併「人」、「言」二個字,表「做人要講信用,說話算話」的意思。以下將會意字分二大類介紹。
(1) 異體會意:(休,從人從木,指人倚在木旁,表休息之意)、(涉,從水從步,指從水中走過)、(伐,音,從人從戈,指人拿著兵器攻擊別人)。
(2) 同體會意:(從,從二人,一人跟著一人,表跟隨之意)、(炎,從二火,指火光升騰旺盛)、(磊,從三石,表石頭眾多)、(森,從三木,表樹木多)。
4. 形聲:取一具有意義的字為形符,加上一音近或音同的字作為聲符,合併為另一新字的造字方法。例如「江」以「水」作形符,「工」為聲符;「河」以「水」作形符,「可」作聲符。另再將形聲字分為以下六類介紹。
  • 上形下聲:菁、霜、草、霖、筐。
  • 下形上聲:驚、烈、忠、智、警。
  • 左形右聲:伴、鰻、梅、驅。
  • 右形左聲:雞、郡、功、額、鵬。
  • 外形內聲:圃、衷、固、闊。
  • 內形外聲:聞、悶、辯、辨、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