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
元
回
顧 |
|
一分鐘準備段考
- 文句史料題永遠是考題大宗,常考原因、結果、影響等
- 要能掌握歷史因果關係,多運用歸納比較
- 上課重點要能自己摘錄,地圖要能看懂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一、民初政局與中外關係
1. 民國建立與《臨時約法》:辛亥革命後,南方各省在南京組成臨時政府,成立中華民國,此時北方數省仍為清廷所控制,袁世凱為內閣總理總攬清廷政務。溥儀退位後,袁世凱藉口北方局勢不穩,將臨時政府北遷;《臨時約法》是中國第一次將人民的權利義務列入國家根本大法的創舉,亦是民初《憲法》未制訂完成前,唯一的國家根本大法。
2. 政局動盪與洪憲帝制:袁世凱就任總統後任意解散國會,並解除 3 位國民黨籍都督職務,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反制,為袁世凱擊破。二次革命後,孫文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袁世凱於民國 5 年建立洪憲帝制,最後在各方反對下,以失敗告終。
3. 南北分裂:從民國 6 年督軍團叛變,到民國 17 年北伐統一前,是軍閥割據與混戰
時期。北方主要為直系、皖系、奉系、新直系、國民軍系等軍閥在操控北洋政府,
內閣因軍閥混戰而命運多舛;南方則有桂系、滇系等軍閥,孫文在段祺瑞破壞《臨時約法》擅自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桂系、滇系的支持下,於廣州組成軍政府,進行護法運動。
4. 北伐前的中外關係與中國共產黨:民初的中外關係,主要為俄侵外蒙、英侵西藏、日侵山東與二十一條要求。列寧在民國 6 年發動十月革命成功,建立共產政權,並積極派員前往亞洲活動,此時北大教授陳獨秀與李大釗在對巴黎和會失望下,轉而靠攏共產主義,與莫斯科派來的吳廷康進行接洽,於民國 10 年成立中國共產黨。
5. 五四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巴黎和會,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權利,但列強偏袒日本,引發巴黎和會中的山東問題。中國此時受民族自決風潮影響,各地群情激憤抵制外貨,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抗議,中國代表團遂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二、統一建國、抗戰與國共內戰
1. 北伐統一:孫文於護法運動中屢受挫折,在蘇聯的指導下,採取以黨領政的方式進行國民黨改組,且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國民黨,此即「聯俄容共」。民國 15 年,國民革命軍北伐,陸續擊敗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閥,民國 17 年張作霖被日軍炸死於皇姑屯,年底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北伐完成統一。
2. 黃金十年的建設:民國 17 年北伐完成到民國 26 年對日抗戰期間,國家建設突飛猛進,被稱為黃金十年,內容包括實施訓政、編遣軍隊、增進對外關係、經濟建設、交通建設、軍事建設、教育與學術發展等項目,為國民政府最輝煌的時期。
3. 抗日戰爭:日本謀圖中國已久,民國 26 年 7 月 7 日,日軍發起盧溝橋事變,八年抗戰就此開始。對日抗戰可分為守勢時期、對峙作戰時期、反攻時期,中國以土地換取時間,毀滅日本 3 個月亡華的夢想,而日本則在占領區成立魁儡政權,企圖「以漢制漢」。民國 30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二戰歐亞戰場合流,蔣中正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民國 34 年,中、英、美發表《波茨坦宣言》,勸日軍無條件投降,日軍仍圖掙扎,8 月 6 日及 9 日美國先後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14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4. 戰亂下的社會與民生:盧溝橋事變發生後,蔣委員長呼籲全國奮起共赴國難,民國33 年,有10 萬青年受號召從軍,編為「青年遠征軍」,而抗戰期間,中國在直接、間接的傷亡人數,常在 2,000 萬人以上,流離失所者1 億人以上;抗戰期間,中國政治、經濟、學術中心都往西南遷移,對於西南地區的開發有很大的幫助,使各省的發展逐漸趨於均衡。
5. 戰後復員的困難:抗戰期間,戰爭費用龐大,政府無力支付,只有採取增加紙幣發行量的手段,造成通貨快速膨脹,經濟災難使大部分中國人與國民政府漸行漸遠;抗戰結束後,日軍及垮臺的魁儡政權有龐大的資產,國民黨接收官員及部隊素質良莠不齊,時常接收不當,貪汙舞弊之事隨處可見。
6. 國共內戰:國共在抗戰結束後衝突加劇,期間美國派遣馬歇爾來華調停,中共趁機擴大勢力範圍;二戰結束後,蘇聯延遲歸還東北給國民政府,並扶植中共勢力,使其擴大叛亂。民國 38 年,國共形勢逆轉,蔣中正下野,由副總統李宗仁行代總統,寄望與中共畫江而治,隨著戰事失利,國民政府最後遷往臺灣。
三、社會經濟與文化
1. 新文化運動:自由學風興起,中國知識分子改革舊有文化及陳腐思想,以期創造新文化。 - 內涵包括傳統文化全盤否定、新思想的引進、新文學的提倡等等。
- 知識分子反應不一,有以陳獨秀為首的全盤西化派、梁漱溟為首的中國本位派、梁啟超為首的調和折衷派等等。
2. 社會文化的變遷:清末以來,中國社會有很大的改變,主要在經濟建設、新制教育、新都市興起等項目。 - 經濟建設:整體建設受政治、資金限制,進展不快;鐵路交通影響商業發展;出現農產品化趨勢;民族工業有明顯發展。
- 新制教育:自強運動開始,庚子後新政時期全面改制,私家教育、科舉制度、八股文考試告終。
- 新都市興起:新都市因交通、經濟、外力等因素興起,都市生活已普遍西化。
3. 農村困境:清末廣大農村仍維持傳統社會的型態,多數農民生活相當困苦,晚清以來推動農業改良,因觀念、耕地不足等因素,效果不顯著。
4. 惡性通貨膨脹:政府因對日抗戰與國共內戰,增加紙幣發行量支應財政需求,造成物價飛漲,國民政府因此推出一系列失敗的經濟改革,間接成為中共獲勝的助力。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一、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和發展
1. 黨國體制的建立:
- 一黨專政:中共實行中央集權,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政治局」,由中央書記處的總書記負責主持,故總書記才是中共實際的最高權力者。黨中央同時具有國務院總理與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人事權,此即「以黨領政」、「黨指揮槍」的黨國體制。
- 社會改造:毛澤東在中共建國之初,一方面透過公安部門等單位控制基層社會,另一方面透過各種鬥爭運動強化一元化領導,其中以雙百與反右運動最為重要。
- 紮根邊疆:中共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原則,讓少數民族有自治權利,但實際上透過大量移民、布署兵力等措施強化中央集權。中共與少數民族的衝突,以西藏問題最為世人所注目。
2. 從混合經濟到計畫經濟:
- 鞏固政權:在工商業方面,用大量物資緩和城市的通膨問題,並透過沒收、打擊的方式控制私營工商業;在農業方面,推行土地改革,實現耕者有其田,共產黨幹部取代鄉紳階層,完成嚴密的統治結構。
- 向社會主義過渡:在蘇聯專家協助下,中共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奠定中共工業化的基礎。此外,中共也完成了城鄉隔離的社會結構,確保工業發展和城市食糧的供應。
- 尋求社會主義建設的突破:毛澤東進一步推出「三面紅旗」運動,即「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結果引發大飢荒,毛澤東黯然下臺,由劉少奇與鄧小平等人進行溫和改革,度過危機。
3. 文化大革命:
- 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權力流失的恐懼、對革命理念的堅持、對治國路線的分歧、彭德懷事件等等。
- 文化大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利用紅衛兵批鬥中共幹部、知識分子等右派分子,上億人受害。西元 1976 年,周恩來、毛澤東相繼過世,「四人幫」垮臺,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
- 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黨政體系全面瓦解、人民道德毀棄、摧殘經濟、教育停頓、破壞傳統文化等等。
4. 人口成長的壓力:
- 人口快速成長的背景:在積極推廣公共衛生與發展農業的背景下,中國人口大量成長。
- 人口成長壓力及其問題:中國人口在毛澤東強調「人多好辦事」思維下大量成長,在西元 1982 年到達 10 億大關。在西元 1992 年,中共開始實施「一胎化」政策,造成許多影響,如性別比例失衡、傳統倫理破壞、人口高齡化等等。
- 人口其他問題:如人口分布失衡問題、民工潮問題、人口素質問題等等,仍待中共進一步解決。
二、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1. 鄧小平路線下的政經發展: - 經濟方面:鄧小平延續華國鋒的「洋躍進」,推行「改革開放」,確立「經右政左」的改革路線,推動在沿海設立「經濟特區」、恢復小農體制、改革國營企業等等,成效斐然。
- 政治方面:在西元 1982 年的《新黨章》與新《憲法》改造中國共產黨與政府體制,並廢除人民公社等等,政治體制的改革最後因「六四天安門事件」爆發而中斷。
2. 社會內部的隱憂:
- 經濟發展的隱憂:改革開放後,經濟上出現不少問題,如物價通膨、貧富差距擴大、經貿法規不健全、欠缺保護消費者的概念等等。
- 社會生活的隱憂:改革開放後,社會上出現許多問題,如社會風氣敗壞、環境生態破壞殆盡、政經矛盾等等,其中政經矛盾又以西元 1986 年爆發爭取民主、自由的學生運動事件最為重要。
3. 六四天安門事件: - 原因:改革開放後,社會問題叢生,政府又未能解決經濟改革衍生的流弊,中共高層對改革又有不同的意見,最終導致了六四天安門事件。
- 經過:在西元 1989 年東歐民主化運動的鼓舞下,北大學生藉弔念胡耀邦,要求中共進行民主改革,引發各界響應。政府屢勸無效後,中共高層將之定位為政治動亂,最後進行武裝鎮壓。
- 意義:六四天安門事件顯示中共仍未放棄「槍桿子出政權」的政治傳統,亦難以擺脫黨內鬥爭的習性。
4. 中國經濟體的發展: - 鄧小平重啟改革開放熱潮: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國遭西方世界孤立,中共高層停止改革開放。鄧小平透過「南巡談話」,停止中共高層的意見分歧,重啟改革開放。
- 九○年代的經濟發展:江澤民確立中國市場經濟的體制,並進行許多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改革,如深化經濟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範圍、奠定法治基礎等等,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 大國崛起:改革開放後,中國成為經濟與政治上的強國,國際地位上升,但中國內部仍有許多隱憂,如經濟成長問題、經濟弊端、要求民主的訴求等等。
三、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峽兩岸關係的演變
1. 毛澤東在冷戰時期的外交政策: - 中蘇關係:中共建國時,向蘇聯「一面倒」,並在韓戰時取得蘇聯的信任,獲得蘇聯的援助。蘇聯赫魯雪夫上臺後與毛澤東相譏,中蘇關係急速惡化,最後在西元 1969 年珍寶島事件公開決裂。
- 中美關係:因美國介入韓戰、越戰等因素,中美僵局持續 20 年之久。西元 1960 年代,中蘇交惡的背景下,毛澤東認為蘇聯的威脅已超越美國,在季辛吉的穿梭下,中美關係解凍,結束對抗關係。
- 第三世界外交:中共一方面向第三世界釋出「和平共處五原則」的善意,另一方面則持續向第三世界輸出革命經驗。
- 中印、中越衝突:中印邊境因阿克賽欽與麥克馬洪線問題,在西元 1962 年爆發邊境戰爭;中、越兩國爭奪南海西沙群島,於西元 1974 年爆發海戰。
2. 鄧小平的對外政策: - 對外政策轉變:鄧小平時期,中國轉追求國家利益,不再以世界革命為重心。
- 中美關係發展:中共發展「聯美制蘇」新戰略後,與美國關係持續發展,先後發表 3 個公報,並於西元 1979 年正式建交。
- 中蘇關係改善:鄧小平上臺後,中蘇關係有明顯緩和,至蘇聯戈巴契夫上臺後,中、蘇兩國逐步恢復為友好關係。
- 與其他國家關係的改善:西元 1978 年,鄧小平透過出訪緬甸、尼泊爾、北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亞洲鄰國,加強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其中以中、日兩國的交流最為重要。此外,中共更加強在第三世界國家間的往來與合
作,影響力日益強大。
3. 兩岸關係的演變:
時期 |
開始時間 |
臺灣態度 |
中共態度 |
重大史事
(衝突) |
軍事對抗期 |
西元1949 ~1978 年 |
確保臺灣,光復大陸 |
武力攻取臺灣 |
1. 初期:武力
2. 後期:經濟、外交 |
和平統戰
(冷戰對
峙)期 |
西元1979 ~
1987 年 |
三民主義統
一中國 |
和平統戰策略 |
1. 中共改向臺灣倡議「三通四流」、「一國兩制」
2. 臺灣提出「三不政策」回應 |
民間交流(兩岸交流)期 |
西元1987 年臺灣解嚴~西元1999 年 |
採務實作法 |
堅持一國兩制 |
1. 民間:經貿、文化交流熱絡
2. 官方較勁:一個中國與地位平等的對抗
3. 停滯不前的主因:中共堅持一國兩制 |
意識對抗期 |
西元1999 年發表「兩國論」後~西元2008 年 |
臺灣與中國互不隸屬 |
堅持一個中國 |
1. 李登輝總統將兩岸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2. 西元2000 年,陳水扁總統提出「四不一沒有」,否定「九二共識」 |
加強經貿交流期 |
西元2008 年迄今 |
|
|
1. 西元2010 年,兩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2. 兩岸經貿、文化交流頻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