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
元
回
顧
|
- 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
- 臺灣的原住民
- 大航海時代與荷西治臺
- 鄭氏統治時期
|
一分鐘準備段考
- 文句史料題永遠是考題大宗,常考原因、結果、影響等
- 要能掌握歷史因果關係,多運用歸納比較
- 上課重點要能自己摘錄,地圖要能看懂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
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
1. 臺灣歷史分期:史前時代、國際競爭時期、鄭氏治臺時期、清領時期、日本殖民時期、中華民國在臺灣。
2. 臺灣的考古:西元19世紀至今已發掘出2,000多處遺址。
3. 臺灣史前時代的演進:
時期
|
代表文獻
|
舊石器時代
|
臺東長濱文化、苗栗網形文化、臺南左鎮人等等
|
新石器時代
|
臺北大坌坑文化、臺北芝山岩、圓山文化、臺中牛罵頭文化、屏東牛稠子墾丁文化、北部植物園文化、東部卑南文化
|
金屬器時代
|
臺北十三行文化、南部蔦松文化、東部靜浦文化
|
早期文獻中的臺灣
|
自西元13世紀起,開始出現關於臺灣、澎湖的文獻紀錄,西元17世紀後數量愈豐,尤以荷蘭統治時期留下有關早期臺灣的史料最為珍貴
|
臺灣的原住民
1. 原住民的分類:早期稱為「番民」,日治時期出現「平埔族」和「高砂族」的分法,民國83年後統一改稱「原住民」,族群數持續正名認定中。
2. 早期文獻中的原住民:《東番記》、《蕭壠城記》、《臺灣島志略》、《番社采風圖》皆為重要資料。
3. 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平埔族與高山族各有其特色,祖靈崇拜為共通特點,藝術發展深具傳統文化色彩。
大航海時代與荷西治臺
1. 早期中國與臺灣的關係:臺灣的經營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此後歷代與臺灣皆有接觸,元朝於澎湖設巡檢司,為設官之始,而臺灣的名稱直至康熙年間才確立。
2. 國際競爭時期: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外力相繼而來,其中僅荷、西於西元17世紀實際控有臺灣,並進行各項經營,其中尤以荷蘭對臺灣平埔族的統治影響最大。
鄭氏統治時期
1.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鄭成功於西元1661年率船艦於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駐守熱蘭遮城的荷蘭士兵相抗,經過9個多月的包圍,荷蘭士兵彈盡援絕投降。
2. 明鄭在臺灣的經營:
- 行政區域的建立:鄭成功設置承天府、天興和萬年兩縣;鄭經改縣為州。
- 兵農合一的屯田:軍屯、民墾、官墾並行,但以軍屯為主。
- 貿易立國:積極發展中國以外的貿易,明鄭是中國史上第一個靠商業力量建立的政權。
- 引進漢人文化:建設臺灣第一座孔廟,有「全臺首學」之稱;設各級學校,培養人才。
3. 鄭氏的覆亡:鄭克塽繼位後政權旁落,人心不服,康熙22年(西元1683年),施琅率軍向澎湖進攻,鄭克塽降清,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