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質的組成
  • 溶液
  • 原子結構

 

一分鐘準備段考

  • 公式的內容、定義、用途要理解,不是死背
  • 實驗結果要熟記,如沈澱表、活性表、酸鹼強弱
  • 複雜題目的解題流程,要能熟悉
  • 利用名師學院系列產品,反覆觀看、補強弱點

物質的組成

1. 物質的分類方式可如下圖所示,分為純物質和混合物。純物質又分為只含一種原子的元素及含多種原子的化合物。混合物則分為均態非均態兩種型態。

2. 純物質和混合物之間的差異在於:純物質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質,混合物則否,可利用物性常數來加以區別。

3. 元素和化合物之間的差異在於:元素只含一種原子,化合物則可經由化學方法處理成不同物種,可利用化學性質來加以區別。

4. 物質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各有不同,可利用此性質透過物理方法(過濾、蒸發、萃取)或利用化學方法(沉澱反應、酸鹼中和…等),加以分離及純化物質。

  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
定義
  1. 利用物理性質的差異,來分離物質
  2. 僅外觀、大小及形狀發生改變
  3. 分離的前後其本性不變
  1. 利用化學性質的差異,來分離物質
  2. 物質內部會因斷鍵、生成鍵發生原子重新排列組合,但反應前、後原子不滅
  3. 經由得失電子使本性發生改變
能量差異 因物理方法產生的物理變化最高能量不超過100kJ/mol 因化學方法產生的化學變化最高不超過1000kJ/mol
例子 過濾、蒸餾、層析 電解、沈澱

5. 道耳頓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定比定律及倍比定律推出原子說

定律 提出人 內容
質量守恆定律 拉瓦錫(節) 反應前、後,質量總和必相等
定比定律 普魯(勞)斯特
  1. 針對1種化合物探討
  2. 指來源不同、組成相同
倍比定律 道耳頓(吞)
  1. 針對2種化合物探討
  2. 固定其一,另一成簡單整數比

6. 氣體反應體積定律氣體物質相互反應或生成物有氣體時,反應物或生成物中的氣體體積,在同溫、同壓時,恆成簡單整數比。

7. 亞佛加厥假說: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數(莫耳數),其體積正比莫耳數

8. 莫耳運算時常見之關係:


溶液

1. 溶液可依存在相、溶劑的種類或導電性作分類。

2. 廷得耳效應:光線通過膠體溶液,則顯現出一條光亮的通路。

3. 布朗運動:光線通過膠體溶液時,膠質粒子成無數光點,且不停作急速運動。

4. 膠質粒子帶有電荷,若加入電解質溶液則會有鹽析現象產生。

5. 溶液計算之重要公式:

  • 重量百分率(%)=
  • 體積(容積)莫耳濃度(M)=
    重量莫耳濃度m=
    莫耳分率= (A代表溶質、B代表溶劑)

6. 依溶質溶解的程度其溶液可分為未飽和、飽和及過飽和。

7. 溶解度指定溫下溶劑每100公克所能溶解溶質之最大克數。

8. 結晶水與非結晶水的計算方式:

  • 不含結晶水需利用溶質、溶劑、溶液、加入量、析出量之對應關係,由比例關係求計。
  • 含結晶水需先找出無水物之溶質、溶劑重,才可計算溶解度。

9. 由溶解度曲線判斷溶液情形:

  • A點在曲線上方為過飽和,可透過加熱、加溶劑、析出溶質使其變飽和。
  • B點在曲線下方為未飽和,可透過降溫、加溶質、蒸發溶劑使其變飽和。
  • C點於曲線上為恰飽和。

 

10. 氣體之溶解度與其分壓成正比時,可透過亨利定律求計(適用稀薄溶液)。

11. 氣體分子於液面的碰撞頻率與分子個數成正比,因此溶解度與氣體在液面之分壓呈線性關係

12. 溶解度會受到溶質與溶劑的本性、溫度及壓力而改變。

  • 分子間作用力相似時較容易互溶。
  • 溶解熱為吸熱時,其溶解度會隨溫度而增加;反之,溶解熱為放熱,溶解度則會變小
  • 對氣體而言,當溫度升高,受到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的影響,氣體溶質較易掙脫溶劑的束縛,因此造成溶解度減小
  • 壓力對固體及液體之溶解度影響較小,但對氣體而言,仍需依亨利定律(m=kP)。

原子結構

1. 基本粒子的發現過程:

提出者 內容
道耳頓 原子說——原子不可分割
法拉第 電解定律——原子可形成離子
湯姆森 陰極射線實驗——確認電子及獲得電子的荷質比
密立坎 油滴實驗——測出電子電量及推出電子質量
拉塞福 α粒子撞擊氮原子核——發現質子

阿斯通

質譜儀——發現同位素及推定中性粒子的存在
查兌克 α粒子撞擊鈹原子核——發現中子

2. 原子模型的演變過程:

提出者 原子模型之內容 錯誤之處
道耳頓 原子說︰原子不可分割 發現原子內有更小粒子
湯姆森 葡萄乾麵包模型(西瓜模型)
原子內含有電子及正電,質量為均勻分布
發現原子內質量非均勻分布
拉塞福 行星模型
原子中質量集中在帶正電的原子核內,帶負電之電子以圓周運動繞行
無法解釋古典電磁輻射理論,即電子將墜入原子核內
波耳 早期量子化模型
電子能量不連續,而以能階存在,電子只能停留在特定的能階。電子在基態時不再輻射能量
無法解釋多電子系之光譜數據

3. 最外層之電子,可參與化學反應,因此原子的最外殼層稱為價軌域。價軌域所含電子數目即為價電子,價電子可決定該元素之化學性質。

4. 金屬性:

  • 同族愈往下,金屬性愈強。
  • 同週期愈往右,金屬性漸弱。
  • 可由元素名稱判定。

5. 原子半徑:

  • 同族愈往下,半徑愈大。
  • 同週期愈往右,半徑愈小。
  • 各週期以ⅠA最大。
  • 右上角(除鈍氣)之N、O、F均為甚小原子。

6. 離子半徑:

  • 同一元素,陽離子 < 中性原子 < 陰離子。
  • 等電子組態,原子序愈大,半徑愈小。